第361章 鋒回路轉(最終章)
長青身形不斷下墜,他看著太一龍池升入天門,伴隨響徹寰宇六合的雷鳴巨響,天門閉合,光柱消散,隻餘點點精芒散逸不存。
此刻長青終於明白,自己仍是落入程三五的布局算計之中,他從一開始便期待被拂世鋒所傷,唯有這樣才能將饕餮半身分離出來。
然後伴隨太一龍池升登上舉,程三五將與饕餮一同,徹底遠離這方天地。
長青內心無比哀慟,此刻他周身燃起大火,那是飛隕下墜時與罡風界摩擦所生。但是得益於程三五最後一掌所留功勁,長青毫發無損。
但越是如此,長青越是傷心,本該是由自己承擔誅殺饕餮的天命,卻被程三五強行逆天改命,所有劫數都由程三五一肩承擔。
飛隕片刻,已經能夠看到黃河九曲,但見片片光羽結陣而上,將長青護在其中,正是妙羽及時來救,不讓他直接墜隕落地。
“一切……都結束了?”妙羽將長青抱住,發現他情誌低落,不像大功告成。
“結束了,都結束了。”長青氣空力盡,昏沉睡去。
……
“這才剛開始呢!”
一片灰蒙蒙的荒野之上,煙塵揚動,摔成碎片的青玉岩台落在遠處,地麵上有好幾處因巨力碰撞而出現的大坑。
程三五運勁一震,直接將貫穿胸膛的拂世鋒崩斷,這柄神劍此刻早已沒有過往鋒芒,使命已盡,不過是廢鐵而已。
至於穿胸創口,程三五運動真氣,竟然有造骨生肉的奇能,雖然不似過往那般迅速自愈,卻依舊能夠恢複如初。
“為什麼還是這裏?!”
翻滾煙塵被饕餮喝聲吹散,他同樣震斷了大夏龍雀,同樣造骨生肉愈合傷創,但卻不像程三五那樣從容淡定,反倒是陷入狂怒。
程三五扯下上半身衣物,伸展一下四肢,如今擺脫九州龍氣,他反倒毫無負累、一身輕鬆。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程三五回答說:“想要徹底破除九龍封禁,最好辦法就是將安鎮山川氣序的太一龍池,連帶著九道太一令統統扔到別的世界,利用穿行兩界的震蕩,將其毀滅!”
“我是問為什麼是在這裏!!”饕餮厲聲咆哮。
程三五好像被吵到一般,扣了扣耳朵:“既然要打開天門,那自然是有所指向,難不成真的按照孔一方設想,直接打通宇外諸天的門戶?我按照自身內景,借助星髓感應諸天,找到氣象法度最為相似的一處世界,內景外顯倒行逆施,然後就穿行至此了。”
饕餮渾身顫抖,活脫脫就像是剛剛赦免出獄的囚犯,轉頭又被扔進監牢,內心怒恨可想而知。
程三五好像對饕餮的狀況全然不知,自顧自抬眼環顧四周,天空滿布陰雲,不見日月星辰,抬手握了握拳,潛運功勁,嘀咕道:“有趣,雖說是一處沒有生機的死寂世界,但氣機浩瀚、法度寬鬆,倒是個廝殺拚命的好地方。”
饕餮顯然也有同樣感受,不過他臉色變幻,像是在做其他打算。
“怎麼?你想回去?”程三五一眼洞穿,抬手指著對方,話中滿是譏諷之意:“明明都變成人了,一身修為早已能不飲不食,結果還是想著回去大吃大喝,你就不能有點出息麼?”
饕餮難以忍受,怒恨如烈火延燒四肢百骸,化作炎風,伴隨厲聲大喝,朝著程三五撲來。
“來吧來吧!”
徹底拋下高人風範、聖賢負累,不再是拂世鋒處心積慮的大局一環,程三五終於找到純然本真的自我,攥緊拳頭,狠狠砸向與自己一模一樣的麵龐!
轟然一拳,兩側翻起百丈火浪,腳下陷落成坑,饕餮翻著跟鬥向後退去,勉強落地,捂著被打歪的鼻梁,忍痛掰正。
“疼吧?疼就對了。”程三五齜牙咧嘴地笑道:“事先聲明一句——你我既然徹底分開,那就真的隻剩一條命了。雖說能吐納氣機療愈肉體,但終究還是有極限的。”
“殺伱,足夠了!”饕餮足下一蹬,身後地麵掀起波濤。
程三五朗笑一聲,似乎也是讚同對方話語,同樣奮身直撲,二人就像是兩座山峰狠狠撞在一塊,彼此額頭相抵,四目怒對,戰意沸騰如燒血。
二人各自催動神力,肩臂抵拒,雙腿撐地。隨著力量不斷攀升,大地深處傳出隆隆悶響,這二人竟是將地殼強行撕開。
距離稍稍拉遠,程三五率先提膝猛撞,在咫尺間發出震耳爆鳴。
饕餮反應也是極快,雙手下搭以作緩衝,然後借著膝撞威力,縱身高高躍起,聚引這方天地的混沌氣機,凝成如山掌印,彌天蓋落。
程三五沒有回避,劍指揮掃,無形神鋒縱橫如網,將那彌天掌印斬得七零八落。
但神鋒過處,卻不見饕餮身影,程三五未及感應,拳風從一側刮來,將他轟飛百丈。
未等程三五站穩落地,饕餮便已飛身接近,左一拳、右一拳,連追帶打,撞穿山巒,不讓宿敵有喘息之機。
但程三五豈是任由宰割的性子?他強行站定,接下迎麵一拳,身後炸出巨大氣浪,但趁此機會一把抓住饕餮手臂,掄起來左右摔打不斷,砸得地麵狂震,陷坑破碎。
饕餮眼見掙脫不得,果斷自斷一臂,順勢飛開的同時,吐納氣機,重塑手臂,同時一柄環首橫刀隨之出現。
“用刀?好啊!”程三五見狀大喜,同樣凝氣為刀。
兩人不約而同,運起炎風刀法,霎時兩股炎流衝天怒旋,如同龍卷,攪動陰雲。
“程三五!我定要將你碎屍萬段!”饕餮不斷催動功力,炎流迅速擴散,將一片死灰的荒野,燒成流動岩漿。
“來啊!你要是做不到,可就輪到我將你挫骨揚灰了!”程三五放聲大笑,炎流讓大地如湯池沸騰。
兩人運功燒灼岩層,彼此碰撞交擊震撼大地,好似兩尊神明惡戰,永無休止。因為戰鬥而生出滾滾濃煙焦灰,隨著呼嘯不絕的炎風,充塞天地,形成無窮黑翳,宛如天地初開、洪荒降臨。
……
定元十二年夏,九州晏然,渤海受封,吐蕃求和,四夷至洛陽朝覲天命真人。欽天司見流星經天,帝曰:“當盡人事,天象不足慮也。”
阿芙靠在萬象神宮的窗邊,隱去身形,居高臨下看著廣場上排列整齊的各國使節,禮部官員正逐一高唱使者來曆與祝詞。
自從幽州叛亂平定之後,定元帝為方便綏撫河北、居中治理,也是為減少漕運消耗,正式遷都洛陽。
這十二年來,定元帝勵精圖治,革除弊政、興農治水、廣開科舉……朝野上下風氣大為改觀。
而在四年前,吐蕃見大夏西北空虛,起兵入寇,同時與南詔勾結,侵犯劍南道。定元帝派兵征討,利用不斷改進的火藥與機關器械,不出兩年直接吞滅南詔,設立州縣、派官治理。
至於吐蕃,侵擾兵鋒被迅速擊潰,大夏兵馬反攻至西海,設壘屯駐。正是因為這場戰敗,導致吐蕃國彼此推諉而陷入內亂,甚至演變成分裂交戰。無奈之下,其中一部主動向上書求和,願歸順大夏。
當然,這些事與阿芙關係不大,什麼吐蕃王公夢見白象馱佛旨而來的傳說,她也一概不知緣由。
“拂菻國使節奈多力,奉國主命,攜綠金精、赤琉璃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