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而看向旁邊的高力士。
低聲問道:“周叔伯和裴叔伯,如今身在何處?”
“回陛下,周王殿下經此一戰便大病一場,現正在寧關城養病!”
“至於裴王,他說想去寺廟裏燒香,超度自己的子孫!”
李隆基麵色凝重,說道:“你替朕擬旨!”
……
新山一戰。
李家人血灑當場,用生命捍衛了大唐江山。
這是他們應盡的責任。
滿天飛雪中。
周王老淚縱橫的遙望新山方向,顫抖著身子,伴隨著哽咽的聲音,飄蕩在冷風中。
“孩子們,咱來帶你們回家了!年關佳節要到了,咱們還得向從前一樣,一家人都得整整齊齊的!”
在寧關軍隊的護衛下。
將近兩萬具屍體,被一個個裝上了馬車,白布層層覆蓋!
原本李隆基的旨意是用馬車將他們送回去。
可是在周王再三上奏下,最終改為騾子和驢,拖些著沒有頂的板車!
鬆山附近仍有駐守的將士們。
那些戰馬要留給他們,要守衛好這一道防線,否則他們二十來萬人的血就白流了!
而這些騾子和驢,還是他們和老百姓借的。
一起匹戰馬都沒用。
包括周王本人,同樣也是坐著驢而去!
十二月二十八,年關將至。
所有人一身素服,護送著上萬具屍體,於新山之巔焚化祭文!
隨即,周王上前一步,高舉靈幡!
在那漫天飛雪中高聲呐喊。
“孩子們,咱們回家了!”
沉重沙啞的聲音,不斷在山穀回響,是那樣的扣人心弦!
隨著聲音落下。
嗩呐聲,鑼鼓聲,也開始震天響起!
仿佛,他們與新山融為一體,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他們真正率領身後的萬千子弟,踏上了回家路!
……
於此二年,李隆基多次采用秦風建議,成功剿滅賊匪,叛軍,光複大唐!
經此一役後,李隆基退位讓賢,太子李亨接任,成為新皇,稱唐肅宗,開始一片新的篇章!
……
經過多次與李世民針鋒相對,秦風被李世民氣度折服,開始真心實意效忠!
……
貞觀十五年,秦風被皇帝派遣出海,東至扶桑顯大唐風範,忽悠東國人找不到北,而東國人卻馬不停蹄的渡大海到大唐學習,西到周列各國,發生一係類有趣驚險旅程,帶回來土豆、紅薯、苞米等新其農產品!
……
貞觀十七年,突厥、吐蕃渾、樓蘭、安南等多國來犯,秦風再出奇謀妙計,發明火藥大炮,打得敵人潰不成軍!
……
貞觀十九年,高,句麗來犯,太子欲證明自己掛帥出征,但出師不利,魏王、吳王趁機落井下石,太子為求自保,召集侯君集起兵謀反,皇城一片亂向!
太子起兵謀反,十萬大軍把皇城圍得水泄不通,就在文武大臣以為就要完蛋時,秦風憑他那三寸不爛之舌再次展現顛覆政局的轉變,為搬救兵的軍隊贏得寶貴時間,最終乾坤終定!
……
秦風參與突厥、高,句麗等之戰,死諫皇帝再立其功;心態轉變,建立大唐神機衛營,弄出火藥,造出大炮,開辟海上絲綢之路,更出謀劃策解決其他大唐皇帝連線李世民的疑難雜症……
貞觀之治,秦風輔助李世民開創大唐盛世,譜寫華麗篇章……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