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終於找到遊擊隊(2 / 2)

三嫂子向來嘴巴不饒人,她故意撅著嘴,抱怨說:“為什麼叫她們做‘幹麵燒饃’,要我們炕‘包穀粑粑’嘛!”

“死女娃子,做什麼,不是一樣?還要分個高低貴賤!”翠蓮笑著數落她說。

“本來就不一樣嘛!”三嫂子眼睛睨著她,手上和著包穀麵,不服氣地說:“我炕‘包穀粑粑’,都炕了幾十年了,好不容易遇到一次做‘幹麵燒饃’的差事,卻又輪不到我,你叫我咋個不報怨嘛?”

“好!好!下回保證輪到你!”翠蓮誆著她,笑嗬嗬地說。

翠蓮心裏明白,三嫂子的抱怨也沒有錯。李家山地處高山,莊稼以包穀、洋芋和豆類為主,一年到頭,除了逢年過節,很難遇到一次用白米細麵煮飯的機會,做‘幹麵燒饃’的機會則更是難上加難了。

“幹麵燒饃”,又叫“火燒饃”。是把白麵用水拌成濕粉,反複進行搓揉成團,做成餅,放在燒熱的鐵鍋裏把表皮炕幹後,再放在火塘或者灶孔裏的滾燙柴灰中,慢慢地捂熟

。做“幹麵燒饃”時,用的水很少,關鍵是把要使勁地把麵團搓揉均勻,而且還必須是埋在柴灰火裏慢慢捂熟。用這種辦法做成的“幹麵燒饃”,吃起來甘甜、酥脆、掉渣,放上十天半月不會生黴變質,吃在肚子裏又經餓,是居家旅行的上品幹糧。

隻是沒有經過發酵,稱同樣斤兩灰麵做成的“幹麵燒饃”,看起來要比發麵做的饅頭、餅子個頭小許多,所以一般人認為做“幹麵燒饃”浪費糧食,都舍不得做這種幹糧。

翠蓮理解李德權的良苦用心,知道他關心遊擊隊戰士的吃飯問題,李家山又新近從謝傳偉那裏運來了一百多石糧食,麵粉也有很多,翠蓮就心領神會地讓二嬸給遊擊隊做些“幹麵燒饃”。

對於三嫂子說的那些抱怨話,翠蓮曉得她是有口無心,權當她撒個嬌而已。

天亮了,太陽剛剛升起來的時候,翠蓮已經領著煮飯的婦女們把幹糧做好了,李德權這邊也挑選了十幾個勞力好的婦女和幾個精瘦老漢,把十石糧食分別裝在了口袋裏,大家整裝待發,跟著李德權,迎著朝陽,到漢王山去找遊擊隊。

李德權也不知道,在崇山峻嶺裏,到哪裏能夠找遊擊隊?

他帶上送糧的李家山人,來到從前遊擊隊駐守過的山崖,見到了彭大寶,給他們留下了一些糧食和幹糧,跟著彭大寶派給他的向導,到“九打拄”找到了劉子才和遊擊隊的戰士們。

幾個月沒有嚐過糧食滋味的遊擊隊的戰士們,突然見到李德權送來了這麼多的糧食和幹糧,比打了勝仗還高興。李德權讓事務長把糧食給“九打拄”的村民分送一些過去,又叫他把幹糧拿出來分發給戰士們。

劉子才大口地嚼著香甜的“幹麵燒饃”,口齒不清問李德權:“你咋個曉得我們到這裏來了呢?”

李德權含著煙鍋子,香噴噴地吸了一口旱煙,噴出一大團煙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