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乾隆皇帝對常青及其他在台灣作戰將士的獎勵,大臣們既羨慕又妒忌。隻有阿桂默默地在心裏說:“常青離死不遠了。皇上真的是老了!”
台灣的常青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虛報的戰功,不但沒有被皇上看出破綻,而且還得到了皇上的嘉獎和賞賜,就連自己的兒子也得到了提拔,皇上還允許他的兒子前來台灣和自己團圓,常青既驚又喜,深感皇恩浩湯。
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常青也會受到良心上的譴責,感到內心不安、內疚和自責,覺得這樣欺騙皇上的信任和賞識,有愧聖恩。
終究謊報軍情不是長久之計,自己應該做出點成績來讓乾隆皇帝看看,自己也並非是無能之輩,也不是窩囊廢,也不是慫包,自己也是一個人有理想,有抱負,敢於擔當,敢於拚搏的驍勇善戰的猛將。
於是,常青痛下決心,決定在五月二十四日,召開誓師大會,率領大軍,進剿林爽文匪寇,剿滅不了林爽文匪寇,誓不罷休!
府城中的老百姓聽說清軍要出師去剿匪,全城市民就紛紛出門,在自家門前擺上盛滿水酒的壇壇罐罐,犒勞即將出征作戰的將士們。
清軍將士們看見市民沿街擺出水酒為他們出征剿匪壯行,也不客氣,趾高氣揚的就到各家各戶去喝酒吃肉,不少清軍將士喝得酩酊大醉,東倒西歪,走路搖搖晃晃,不成體統。
當天夜裏,仍有喝得醉醺醺的清軍不回軍營,在街上溜達,趁著酒勁尋花問柳,尋釁鬧事。
常青出來巡視,看見街上的這些情況,實在看不下去,這樣的軍隊哪會有戰鬥力,隻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還能算作大清帝國的銅牆鐵壁嗎,還能為大清帝國保家衛國嗎?
常青怒從心中起,毫不客氣,手起刀落,當街就殺了幾個兵丁。常青的這一舉動,大有殺雞給猴看的作用。
士兵們看到常大將軍二話不說,就大開殺戒,和過去的那些將軍不一樣,嚇得趕緊收斂了許多。混亂局麵才被控製住,大街上的士兵才安定下來,灰溜溜地回營房睡覺去了。
士兵走了,府城內大街小巷才趨於寂靜。常青站在空蕩蕩的大街上,感慨萬千。台灣的這些士兵,早已沒有了軍人的作風和紀律,他們散漫,無組織無紀律,也許是長期養成的惡習。這些責任歸誰呢、當然罪魁禍首就是台灣原來的總兵大人。
常青想想明天就要出征剿匪了,可是這哪裏還有出征剿匪的樣子。將士們都喝成了這個樣子,哪裏還能去和匪寇交鋒,根本不能按計劃出征。
常青鑒於清軍的散亂,毫無鬥誌,隻好改變計劃,延期一天出征。
常青萬萬沒有想到,就因為他延遲出征一天,給他的出征剿匪計劃帶來了彌天大禍。
。您提供大神農家三少的和珅:從落魄官二代到一品大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