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我估計朱元璋還做不到這一步。要不然,他也不會把皇城建在南京。”
“老苗,你這話可就錯了,朱元璋絕對比崇禎還要強硬。否則,他也不會接連發起八次北伐戰爭,打地蒙古人逃亡大草原,然後又避往蒙古高原之上。”
“今年春天,明廷在於北元的戰爭中再次取得勝利,朱棣哥倆差一點沒攻到呼倫貝爾大草原。由此可以看出,明廷的血性仍然鮮明,隻要危及他們的安全,就是咱們中華國他們也會碰一碰。”七月份海旭陽才和朱棣見過麵,對於北方的戰事還是非常了解。
“嗬嗬,明王朝可不是南宋,他們的水上力量相當薄弱,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實行海禁,片帆不許下海。”
“黃晨,你也不能說地這麼絕對。按照原來的曆史,朱棣控製南京之後,隻花費了短短不到三年時間,他們就組織起一支龐大到讓西歐國家都要仰視的海上力量。這也就是說,元朝造船業的老底都還在,隻要一聲令下,他們很快就能夠建立一支縱橫四海的艦隊。”
“嗬嗬,畢竟曆史已經被我們改變,在機帆船麵前,風帆船也就是個渣,他們根本無法和我們競爭。難不成大家還真相信鄭和寶船是高達一兩萬噸排水量的怪物級存在?”
關於鄭和寶船的排水量,在學術界一直都是迷一樣的存在。不過,從穿越這幾年的造船經驗來看,想要造出排水量達兩萬噸的大福號帆船還真不容易。就是穿越眾所采用的鋼肋鋼骨的強化版結構,目前真正能夠穩定航行的也不過是五千噸級的機帆船。
當然,中華造船廠一直都在開發萬噸級的蒸汽動力船舶,可惜的是到現在為止,仍然沒有整理出相匹配的設計標準。除了海旭陽之外,那幫家夥沒有一個是學造船的出身。而且,既然是海旭陽,他學習的方向也是鋼鐵船舶,哪裏會返祖製造什麼木帆船。
“咱們國人一向喜歡搞麵子工程,真要是整合了整個大明的造船匠師,說不得他們真地能夠製造出超級木帆船。隻是這玩意能不能在海上航行可就兩可之說了。”
“咱們船廠擁有不少大明的造船工匠,根據他們的經驗,想要造出鄭和寶船那種尺寸的木帆船估計很難。不過,他們也說了,要造五千料的木帆船也不是不可能。換算下來,也就不到兩千多噸承重量,三千來噸排水量。”苗瑞傑說道。
“嗬嗬,我認為這東西沒必要爭執,反正再過幾年估計朱棣就會組織人員建造,到時大家看一看不就知道了。不過,無論如何,我想他們造不出排水量高達兩萬噸的寶船。”
既然海旭陽都這麼說,大家就沒必要糾結與此。反正即使寶船再大,它也大不過伏波號。不過,如果朱棣不想讓伏波號專美與前,說不得他真地會搞出一些怪物級的船舶。
一番扯淡之後,眾人再次開始討論如何處置蘇祿國。由於迫使對方屈服的大方向已經明確下來,接下來大家主要討論操作的細節。最終這件事情交由黃晨去處理,時間上最遲不得超過今年年底。
穿越眾雖然製定了未來的發展規劃,不過,眾人並沒有強求今年內就要解決南洋問題。畢竟戰爭的前期準備工作那是相當複雜,大本營也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調整到戰時狀態。今年的發展計劃是年初製定的,總不能半途而廢。否則,那浪費可就不是一般地大。
中華鋼鐵集團已經搬遷到文萊灣南岸,自一號高爐正式投產之後,黃鵬輝同時興建了二號與三號高爐。與一號高樓不同的是,新高爐的容積已經擴大到一千兩百立方米。工程竣工之後,中華國的鋼鐵產能將會增加一百七十萬噸以上。
不過,隨著中華國工業水平的提高,國內對鋼鐵的需要將會呈爆炸式地增長。要知道中華國境內正在加快落實鐵路、公路等建設項目,這些工程都是鋼鐵消耗大戶。可以預想地到,用不了多久,中華鋼鐵集團又將要擴大產能。
科技與市場推動工業生產的進步,因此,苗瑞傑已經在謀劃籌建第二家鋼鐵集團。隨著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航之後,美洲必將要進入高速發展階段。要想富,先修路。可以預見,龐錦那家夥必然會加快美洲的道路建設,特別是鐵路。
龐錦一向是奇跡的代名詞,誰也不清楚他什麼時候又會把中華國拖下水。說句實在的,三五之後,他就是提議興建白令大橋都有可能。
“老黃,從現在開始,你那裏的生產工作就要開始轉向戰時機製。除了必須完成的訂單,各車間接下來都將盡可能轉向軍火物資生產。為了應對未來的戰爭,國防軍將要擴大到十五萬到二十萬人左右的規模,所需要物資可不是小數目。”海旭陽如是說。
“老黃,不要眼睜地象牛蛋一樣,這個數字絕對不會少。除了從移民中招收兵員之外,最主要的來源將是從西亞、非洲等地購買的俘虜。”張京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