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古時傳武授道,有喂招一說。
就是說師傅傳授徒弟招式之後,通過對練讓徒弟更加熟悉招式運用,這樣能更快的讓徒弟掌握每一招每一式的運用以求在實戰當中更好的施展出來。
當然這喂招隻是比較初級的手段,更高明的一些,會放手讓徒弟出去與人比試、切磋,雖然有很大的受傷風險,但是對於招式的理解運用則是要比喂招來的更有效果。
而這些行為的唯一目的,就是讓所授的招式能夠更加純熟的運用出來,甚至達到下意識的一種境界,當一個人平生所學都可以在對敵時下意識施展出來的時候,這人就算沒有大成,也相差不遠了。
而陸澤,手中有救蒼生這種世代傳承的至寶,其中功法、刀術甚至寶刀名器無數,他不缺傳承,不缺練功的法門,更不缺刀式刀法,他唯獨缺一個可以讓他產生這種下意識反應的訓練機會。
他的實戰太少了,寥寥幾次出手,都是對付一些才產生變異的動物,甚至連野生動物都不算,隻是一些流浪的貓狗而已。
就像陸江、柳銳幾人之前對他的評價,雖然隨機應變能力不錯,但是對戰經驗太少!
所以此時一個托鼎式用出來,不說是用錯了,隻是用的沒那麼合適,也就是這些許的不合適,才讓這舞雙刀的家夥三招兩式便抓住了機會,手中短刀直刺陸澤胸口。
“要糟!”陸澤已經反應過來了,並不是說意識到了托鼎式用錯了地方,而是反應過來自己這一式用出來,胸口空門大露,給了對方這麼一個絕佳的機會。
隻是想變招、想躲避也是來不及了,千鈞一發,還是托了反應夠快的福,隻見陸澤左肘順著大鸞刀背一路滑到刀柄,依舊是托著刀背的姿勢,但是左手已經一把抓到了刺向胸口短刀的刀背,接著小臂發力左手用力死死捏住了這刀背。
要說陸澤此時的力氣可是不算小了,這一下捏住了短刀刀背,尤其是短刀上有槽有球不是光滑平麵的情況下,那短刀當真是不可寸進。
雖說刺是刺不進來了,但是短刀上的力量可是絲毫沒有消失,那股力量比起陸澤來絲毫也不差,就在這雙方僵持的當口,居然就這麼頂著陸澤直接向後滑去。
化解了一次危機,但是事情還沒完呢,陸澤可不是光挨打不還手的性子,左手抓著刀背不敢鬆手,但是右手上的大鸞可是空出來了,就在這被頂著後退的時候,手中大鸞一翻,長刀劃過一道弧線,直切對方脖子。
這瞬間變換,選擇權交到了對方手裏,大鸞刀長五尺有餘,對方手中的兩口短刀加在一起都沒有五尺。
這一下要麼撒手讓陸澤把刀奪過去,要麼就結結實實的挨上一刀。
當然這兩種都是最好的結果,陸澤也不認為刀術如此精湛的家夥會這麼簡單的撒手或者挨刀,對方絕對還有應對的後手,而他這一刀出手也藏著後招,就看誰的應對更合理一些了。
不出所料,對方並沒有撒手棄刀,也沒有眼睜睜的被大鸞砍到,而是在間不容發之時,剛剛劈落的那口短刀在手中一轉變作反握藏刀式將大鸞擋下。
兩刀相交,再次碰撞出一片小小火花,刺耳的兵器碰撞聲把陸澤耳朵震得生疼,這個時候也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一刀未功,陸澤再次轉刀,把大鸞轉到刀刃向下,順著對方格擋的短刀就切了下去。
刺啦啦的金屬摩擦聲中,大鸞眨眼已經到了對方手臂上方一寸不到的位置,對方若是不閃不避,這一刀必然能把對方半條胳膊都切下來。
陸澤自認這一刀對方必然要躲,索性就沒有收力,而對方的應對也是出乎預料,幾乎就在大鸞切到對方胳膊的同時,抓著短刀刀背的左手上突然感覺一股大力湧了過來,那口一直抓在手中的短刀仿佛突然活了過來,刀身扭動如同巨蟒,隻一瞬間便已脫離了陸澤的鉗製,抽刀的同時對方直接後跳一步反握藏刀的那口短刀自上而下直紮陸澤頭頂。
陸澤也知道這下是留不住對方了,半蹲的姿勢沒變,雙腿用力一蹬身體向後躥開的同時手中大鸞再次變向劃了個巨大圓弧一刀橫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