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華山論劍(1 / 3)

華山論劍。

在段譽這個穿越者看來,其實就和現代社會的奧運比賽差不多。

秉承著更高、更快、更強的理念。

本質上就是一場武者之間相互切磋交流的盛會。

江湖人嘛,看重的無非名利二字。

但大夥平日裏都各自天南海北,碰不著麵。

碰不著麵,也就沒法分個高低。

這年頭交通又不發達,也沒人會閑到一天到晚滿世界轉悠,找人單挑,打個你死我活。

等你打完一圈,指不定高手又冒出一茬子了。

因此,這四年一屆的武鬥盛會就應運而生了。

為的就是滿足武林人士之間的攀比較量之心。

參賽者基本都是年輕人,來自各個門派勢力的優秀弟子,年輕俊傑。

至於老一輩的江湖前輩,是不參賽的。

主要是避免傷了和氣,同時也免得丟了麵子。

畢竟,身為前輩人物,打贏了好說,打輸了多沒麵子啊!

這對門派的形象聲譽,也是有極大影響的。

到時候,別人在你麵前嘲笑:哈哈,你家掌門/師傅被人按在地上摩擦,弱爆了!

這不是就尷尬了嗎?

所以,老一輩是不參賽的。

參賽的都是一些武藝精湛的年輕小輩。

這樣,武鬥大會就成了各方勢力弟子傳人之間較量。

贏了,師傅牛逼。

輸了,弟子背鍋。

這就大大避免了尷尬局麵的發生。

同時,這對年輕人而言也是一種鞭策和考驗。

相當於四年一次的高考,是時候檢測一下多年學習的成果了。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閉門造車是不行的,還得實戰檢驗才可靠。

所謂高手過招,往往就是一擊斃命,毫無花哨的硬碰硬。

不過,武鬥大會是有規矩的,不能隨便殺人。

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相互切磋,點到為止。

一旦有了死傷,不僅容易引起弟子之間的仇恨和報複,更有甚者可能會挑起雙方勢力之間的矛盾,造成無意義的殺戮。

這就違背武鬥大會,以武會友的和諧理念了。

這一屆的武鬥大會,在華山舉行。

所以叫做華山論劍。

論劍,指代切磋較量的意思,並不是說比賽隻比試劍法。

參賽者用刀用劍,用什麼兵器都行。

甚至,你不用兵器,直接肉身硬剛也行。

華山派自從分宗之後,這些年來,門派實力日漸衰微。

掌門嶽不群為了華山派的未來發展,可謂操碎了心。

他闖蕩江湖多年,平日裏扶危濟困,扶老奶奶過馬路,好不容易混出個“君子劍”的名聲,也算是在江湖圈子裏,樹立了良好的業界口碑。

這才拉到一大波讚助,成功收獲這一屆武鬥大會的舉辦權。

否則,以華山派的現狀,是不可能在那麼多頂尖的江湖勢力中脫穎而出的。

這次,為了武鬥大會的舉辦,華山派也是費盡苦心,做出了巨額投資。

不光是武道賽場的修建,就連那麼一大批參賽者的吃宿場地,也全部由華山派提供。

為此,華山派的老底都被掏空了。

不過,沒關係。

隻要武鬥大會舉辦得好,那麼這些錢還是很容易撈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