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和十二年
春二月初八,吉日宜出行嫁娶。
杜家莊,杜宅從一大早開始就吹吹打打樂聲不斷,大門敞開掛著紅綢,門上還貼著大紅雙喜字,小娃們成群結隊湊著熱鬧,喜糖散了一波又一波。
開春正農閑,有婦人也聚在門外,接過小娃遞過來的糖塊揣在口袋裏,又轟著繼續去討要。
“杜家就是財大氣粗,咱鄉下人家誰敢這樣派喜糖”,粗壯婦人從口袋裏摸出一粒糖塊放在嘴巴裏,嘖嘖說道。
另一婦人接話:“聽聞新娘子也極厲害,出身商賈能當半個家”。
“可惜就是年齡有些大,今年都二十有三啦”,黑瘦婦人撇著嘴巴說,相當鄙視。
“杜家大公子和離過,倒也相配”
“杜家大公子可是貌比潘安,又家財萬貫,什麼樣的娶不到”
“嫁不出去的老姑娘,難不成貌似母夜叉”
“我看極可能是無鹽女”
……
說話間迎親的隊伍將要走到跟前,就看到杜清平騎著高頭大馬走在最前麵,身著大紅喜袍,一臉的喜氣洋洋。
後麵跟著八抬大轎,抬轎的壯漢腰係紅帶,隨行的丫鬟婆子穿著皆讓圍觀的婦人羨慕,那可是綢子。
再後麵就是一抬抬嫁妝,讓人看的眼花繚亂,不光有房有鋪有錢,還有各色珍寶,紅珊瑚足有半人高。
新娘子下了轎,身姿嫋嫋,步姿輕盈,讓人不禁好奇喜布下是何容顏。
秋月也收到喜帖,不過因著還在孝期,隻送了賀禮上門。
三月東山坡桃花開的正繁盛,這日迎來幾個新客,杜清平攜新婦帶上母親及祖母前來觀花。
秋月放下手上的活,和趙氏一道接待幾人,待看到杜清明,大方露出笑臉,絲毫不見扭捏。
杜清明見狀又好氣又好笑,但凡她稍稍害羞,也表明對自己有意,偏偏像個沒事人一般,可自己不就喜歡她這個樣子。
桃林宛若一片粉紅花海,一枝枝桃枝花團緊簇,一朵朵桃花美麗綻放,偶爾微風吹過,粉色花瓣隨風飄灑像花雨一般。
端木蘭扶著孟氏,偶爾看向杜清平,兩人一對視她便麵若桃花般羞紅了臉。
寧氏見小兒子一直盯著人家姑娘看,便忍不住往別處想,可秋月這姑娘倒不曾另眼相待他,難不成郎有情妹無意?
便有心把話題往這上麵扯,趙氏也正覺閨女親事艱難,兩人話匣子一打開便不止,像極了一見如故。
話題中心的兩人對視又扭頭,均是一臉無奈。
秋月不耐煩聽這些,引著端木蘭往遠處走,期間說起新種的葵花籽,兩人竟談起生意之事。
前世零食界的扛把子當屬瓜子,有幾人不愛?
原味、五香、奶香、焦糖、香草、奶油、綠茶、藤椒……
各種口味應有盡有!
兩人說的火熱,杜清平聞言搖頭直笑,拍著自家弟弟的肩膀,一臉同情:“情路多艱,繼續努力”。
杜清明握拳一臉堅定:“我是不會放棄的”。
寧氏從李家村回來就喚了小兒子來問話,當得知真如自己所想,不禁就憶起慧覺大師的話,難道要應驗在秋月身上,想著趙氏說的那些話,讓那姑娘點頭倒真不易,難怪情路坎坷。
不過好在總算有個目標,她不信親自出馬,還拿不下個小姑娘,還得和她親娘趙氏搞好關係,從庫房尋出幾匹布料,讓人送去李家村,禮尚往來多走動總有益處。
夏日葡萄成熟,秋月又同杜清平忙著釀酒一事,葡萄園已成規模,除開運去外地售賣的,多的便釀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