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狼舊夢一:孤狼逐鹿(2 / 3)

呼延部落首領呼延泓的腦袋。

這新兵實在太過令人感到驚異,甚至驚動了坐鎮中軍的狼主拓拔誌,待到拓拔誌聞訊親自前來接見這個“新兵”時,才發現他便是自己失蹤小半年的愛子拓跋逐鹿。而就在這一戰勝利後,回朝清點戰功,拓跋逐鹿光憑自己先鋒軍一戰的悍勇戰績,便從新兵一躍升遷成為了千夫長。

後來狼王拓拔誌在“吞江”一派的支持下挑起秦荒大戰,拓跋逐鹿作為荒狼曆史最年輕的千夫長,也跟隨荒狼三十萬勇士兵臨玉門關城下,雖然兩年來荒狼未能越雷池一步,可是卻並非全為敗績,倒也勝了幾場,無一例外全是野戰。

第一場便是大秦兵部尚書江平親自出關追殺拓拔誌的那一場,江平帶領一千輕騎追殺破關未果敗退的拓拔誌,可卻硬生生被強悍的六十鐵狼騎拖了半日時間,最終拖到坐鎮中軍的拓跋哈爾率軍前來救援,反而將江平圍了起來,江平的一千輕騎幾乎損失殆盡了,才突圍回關。自此以後,江平下令,無論何時,玉門關守軍都不得出關追敵。

可仍是有不少想撈取戰功的年輕將領,不聽警告,擅自帶兵出兵追逐荒狼軍隊,但每一次都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最出名的那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那時荒狼的一波攻城未能取得成效,正待退去,可剛剛開始回撤,前任玉門關指揮使王高峻卻帶領五千重騎,出關硬撼荒狼大軍!

那一戰荒狼剛開始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損失不少人馬,是當時在側翼策應的拓跋逐鹿一馬當先,帶領自己的一千人馬狠狠的紮入了對麵王高峻的重騎中,抑止住了王高峻騎軍的前進步伐,這才讓後續反應過來的荒狼其他部隊得以剿滅對方。

當時亂軍叢中,是拓跋逐鹿縱馬突襲一刀將王高峻的頭顱砍下,大秦五千重騎方才徹底喪失了軍心,瞬間被撲滅。

自前任指揮使王高峻戰死後,玉門關指揮使換成了現任的蒙戍邊,崇煌帝秦政安更是一道聖旨傳到玉門關,聖旨上說,若是在停戰之前,誰再敢出關作戰,不僅死去了沒有撫恤金,就連家人都要受到誅連,玉門關這才一直堅壁清野,直到最後荒狼大軍無法支撐後退去。

從多方麵都不難看出,拓跋逐鹿乃是天生英武,並且膽識過人的猛將。

可是他卻絕非隻是個單純的武夫。

拓跋逐鹿在戰場上,聽從父親拓拔誌教授的悍不畏死、勇往直前。可到了私下,卻更愛聽從母親納蘭玲瓏教他的來自中原人的寬厚、憐憫和同理心。

在那次殺死王高峻的戰役後,他的父王問他想要什麼賞賜,拓跋逐鹿卻不要職位也不要金銀,而是懇求父親減免荒狼東部靠近玉門關的那些飽受戰火摧殘的各部落的稅收,一時間贏得無數擁護。

而平時在朝中,拓跋逐鹿卻總是不斷地在平衡叔父、父親所代表的“吞江”一派與母親所代表的“慕江”一派之間的關係,主戰派喜愛他的戰無不勝,主和派喜愛他的寬厚待人,而更因為他沒有主動表明自己屬於哪邊,所以兩派對於他的話也極度重視。

就好比前些日子,狼王拓拔誌以及納蘭玲瓏前往大秦議和,監國的任務被交給了二王爺拓跋哈爾,但國中卻有相當一部分人請求讓隻論年紀還是少年的拓跋逐鹿監國,若不是後來拓跋逐鹿自己拒絕,現在監國的可能就是這位十六歲的少年。這足以說明拓跋逐鹿在朝野、在荒狼百姓心中的地位。

可以說,年僅十六的拓跋逐鹿乃是荒狼國唯一的合法且合民心的狼王繼承人。

而此刻,在多次的大戰中拚死搏殺都麵無表情的拓跋逐鹿卻神色大變,他扶起前來報訊的阿史那勳,然後滿含悲憤、目眥欲裂的沉聲低喝:

“父王、母後,你們二人慘死在京城,孩兒定會找出真凶,為你們二人報仇雪恨!”

然後拓跋逐鹿向阿史那勳問道:

“這個消息你是否告訴了叔父?”

他口中的“叔父”,指的是現在代理監國的拓跋哈爾。於是阿史那勳躬身答道:

“稟少主,是的,我先把消息傳給監國二王爺後,才來稟報的您。”

拓跋逐鹿點點頭,說道:

“和我一同去主殿見叔父。”

…………

二人快步出門,穿過長長的過廊,逐漸行到了主殿之處,隔著主殿還有不短距離之時,一陣悲號之聲遠遠的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