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構成了吳喆與這個時代將官們在戰術視野上的差距。
若是晴公主在這裏,也許已經反應過來了。但這些玄武女將的心計戰術層次,根本不足以跟上吳喆。
玄武皇在旁邊靜靜地看著。仿佛看到了一隻笑傲九天之上的仙鶴,而一群燕雀隻能在河邊捉蟲嬉鬧。
但玄武皇並沒有出言誇獎吳喆。
他知道她最後和緩的幾句話,也是不想太過鶴立雞群被人孤立。
在沒有切實戰功的情況下,越眾而出就要冒著被眾人孤立的結果。一旦失控,很可能在關鍵時刻被人下絆子。
玄武皇也非常欣慰。懂得進退的周芷若,更是令人放心。
眾女嘰嘰喳喳又說了一些戰略上的大方案,吳喆卻再沒有傑出言語了。
玄武皇看著她低調下來,不禁暗挑大指。
聰明啊!這才是聰明人幹的事兒。
玄武皇毫不懷疑吳喆還能語出驚人,知道她隻不過是明哲保身地不再冒尖兒了。
出頭一次是顯示本領,連續出頭兩次就要遭人敲頭了。她小小年紀能懂得這些,殊為不易。
後麵說到如何攻城,特別是天塹堅城的問題。吳喆也就是寥寥帶過,少時會有開玩笑一般的說話,諸如水源下毒之類的。
由於吳喆並不是單獨發表意見,而是偶爾地開玩笑一般地講,眾女還不放在心上。
這是吳喆的技巧了。她知道之前的表現,已經足以讓玄武皇完全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上。
可玄武皇聽到這類話語,簡直是大大稱讚。
最後一番討論後,玄武皇已經對吳喆心中有數。
不過這是一點紙上談兵的內容。
之後,玄武皇道:“周統領,今日夜間安排有一場演武。在五十裏外的練兵穀。大家都過去,你也去吧。”
他沒有總結支持討論的優劣,反而是最後對吳喆如此說。
作為武國的皇帝,能如此對她猶如聊家常一樣請吳喆去某處,實在是很大的麵子了。
“臣遵旨。”吳喆應命。
聰明人都聽得出,這是玄武皇認可了吳喆紙上談兵的本事,還想看看她兵法演練的情況。
幾位女將心中不禁冒出問號:莫非皇上打算讓周芷若帶兵?
不會吧?她可不是玄武女將。
倘若由並非玄武女將的女子擔任將軍,那麼就等於開了百年先河。
武國曆史上最近的一次非玄武女將統軍,都要追溯到開疆辟土立國之際、那諸多英雄橫空出世的年代。
遠在幾百裏外,齊都王宮議事殿。
“密報!急報!”
“想不到密報居然是如此內容!”
“這是若瑤的消息吧?隻有她一人使用這種暗號密語。”
齊王、齊妃、世子,與仗劍宗諸位元老齊坐議事殿。
眾人看著自武國緊急傳來的諜報,一個個臉色凝重。
武國有八成可能將要奇襲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