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這位師兄名號……”
當諸位師兄往桌上的青玉葫蘆裏麵放入五味凝氣丸時,吳喆耐心地挨個詢問名姓。
誰會不想讓一位小美女知道自己的名字呢?自然坦誠相告,甚至恨不得什麼都告訴她。
比如那位過來搭訕臉皮的小師兄就是這麼說的:“小生姓王,家住齊都東郊五十裏的王家莊。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樂無邊。隻恨自己心思慢,孤身一年又一年。加之從小沒定親,歲近二十未結緣……”
於是好幾個師兄弟把他橫向拖走,甚至暗地裏塞了幾拳踩了兩腳。
一劍斬風大師兄上來送了一顆藥丸時,並不肯說什麼。
吳喆隻是保持著微笑,緩緩道:“斬風師兄,剛才林朝穎提到過你,我知道的。”
其他也有想留下額外深刻印象,而故意不肯說的師兄。
吳喆便一遍遍重複問話,直待對方說了名姓或綽號後,手才放下不再相問。
看著蕭若瑤對每一位師兄都是淡然微笑的態度,哪怕是領悟了自在神功的斬風師兄和天才驟雨寒也無差別,眾人心中不禁感慨:人和人的差距咋那麼大呢……
瞧瞧那邊的林朝穎,再對比蕭若瑤。
前者趨炎附勢主動接近得勢者,後者則坦然麵對眾人淡然處之,兩者可謂是花雉雞與白仙鶴的差別啊……
送給吳喆的青瓷葫蘆中,很快被放入了十九顆丹藥。
吳喆心中頗有感動。單從這一點來看,仗劍宗就是正能量為主的宗門。
不愧是傲立齊國百年的仗劍宗。若是內部過於勾心鬥角,隻怕根本成不了氣候。
有細心弟子觀察喜執事、福執事的反應,隻見他們在旁也不攔阻,默許了這種送丹藥的行為。
看來宗門沒有安排蕭若瑤的丹藥,僅僅是出於意外,而不是說什麼成見促狹。
原本血色牌子隻怕不是送給蕭若瑤的,而是某位權貴子嗣?有弟子大膽猜測,甚至得到了如此非常接近於事實的結論。
雖然送蕭若瑤藥丸有得罪宗門安排之嫌疑,但所謂法不責眾,一眾弟子們倒是不太擔心。
十九位師兄弟都送了吳喆一顆丹藥後,吳喆並沒有淚流滿麵什麼的,反倒是轉向了喜執事和福執事,拱手請問道:“可有藥缽?望借來一用。”
“好說,這倒是很容易弄來。”福執事點點頭,問道:“蕭姑娘要來何用?”
終於換作吳喆露出頑皮一笑的表情:“我就是想賣弄一下。”
賣弄一下?賣弄什麼?不少師兄弟不禁心中亂想。
吳喆從輪車的另一側取出一塊沾了水的濕方帕,在手上擦了擦。
女孩子就是愛幹淨,不少弟子心中想著。她這是要立刻吃一顆五味凝氣丸嗎?
卻見她又從輪車的一側擋板處翻了一下,露出一個小匣子,從中取出了幾個小布袋。
在幾個小布袋中挑了兩個袋子出來,吳喆在鼻翼間聞了聞:“不錯,正好可以作混藥增幅之用。”
她是要調配什麼嗎?一眾人想著。
有幾個知曉藥材的弟子靠近一些,聞到了黃芪、白芍兩味藥劑的味道。
這時,已經有侍劍弟子按照兩位執事的吩咐,取來了幾個藥缽等配藥器物。
吳喆將黃芪、白芍兩味藥劑分別倒入了兩個藥缽中,左右手各持一個藥槌,速度飛快地搗撚。
接著,她放下藥槌,從之前的青玉葫蘆中取出一顆五味凝氣丸,放在鼻翼處輕輕嗅了嗅,似乎在估量藥性。很快又將這顆藥丸放入一個小藥甏內,搗得粉碎。
吳喆在藥經上冊中看到過這份丹藥製法。她知道這藥的煉製,除了基礎胚子的三味凝氣丸比較珍貴外,五味和七味的添加藥劑都並不名貴。
關鍵在於添加的手法要求極其嚴苛,才造成五味和七味凝氣丸的特殊。
由於煉製三味凝氣丸的爐火詫異,藥效核心自然不同,這就產生天差地別的藥劑添加要求。差微微少許的添料,破壞了多種藥劑的平衡,這丹藥便毀了。
此刻,很多弟子看出來她的用意了:蕭若瑤這是要重新揉合五味凝氣丸,把五味升級為七味?!
不行啊!不少弟子想上前勸阻。
你才多大歲數,就敢擅動成品的五味凝氣丸了?
就算是而立之年的藥石師,也就勉強將三味凝氣丸升級為五味。而從五味升級為七味,其中難度絕對差以幾倍計算。
這時林朝穎卻搶先仰頭大笑:“蕭若瑤,你要重新融合五味凝氣丸,將之升級為七味?哈哈,開什麼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