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蕭琪非是相聲大師轉世,吳起延沒有不信,而是一下子想起了自己曾經的搭檔蔣大洋。
雖然蔣大洋死的時候隻有三十幾歲,但是論傳統相聲的功底,在師兄弟裏麵也是出類拔萃的。
至少比他吳起延要強得多。
隻不過,後來吳起延開始入迷研究整理傳統相聲,才變成了人們口中的相聲大師。
想到這裏,一直心靜如水的吳起延,心裏起了波瀾。
先是愧疚。
而後是釋然。
是,他對不起蔣大洋,致使他英年早逝。
如果是他,還記得往事,回來找他,也不為懼。
現在的吳起延,已經不是當時的毛頭小夥子。
他現在的傳統相聲造詣,一般人很難匹敵。
“蔣大洋,師兄,對不住了,那年你毀在我手,如今命運也好不到哪裏去!咱們上海見!”
……
德雲社。
郭肖虎匆匆找到欒耘平。
“欒副總,我跟你彙報個事情。”
“啥事?神神秘秘的!”
“剛才我三叔打來電話,打聽蕭琪非的事情。”
要是別人,欒耘平也就不在意了。
打聽就打聽唄,咱又不是違法犯罪團夥,還怕打聽?
但聽說打聽蕭琪非,欒耘平停住手裏的工作,將郭肖虎叫到一邊,詳細了解了剛才的通話。
“後來,我覺得不對勁,又打回去,問三叔誰在打聽蕭琪非,三叔說,是他的老朋友吳碩國。”
欒耘平笑了。
好嘛,連特工的手段都用上了。
可見,吳家父子對這次比賽非常看重。
正在努力做到知己知彼。
欒耘平將這件事彙報給郭德剛。
郭德剛倒沒覺得有啥不妥。
就這樣,雙方都在準備著上海的對弈。
德雲社這邊,除了文比環節蕭琪非出場,武比環節,打算派出五組——
嶽耘鵬和孫躍打頭陣。
郭琪琳和閻赫翔跟上。
在下麵就是孟赫堂和周久良,燒炳和曹鶴陽,張耘雷和孔耘龍。
前邊四組都是老組合。
特點明顯。
最後一組是臨時搭配的。
明眼人一看,這就是“炸裂”組合。
張耘雷練就一身童子功。
從五六歲就接觸傳統曲藝,拜師後就每天背貫口,唱太平歌詞。
為了表演時身姿好看,台步、下腰、耗腿也都沒少練習。
為了動作規範,一個姿勢去練個成百上千遍也是常事。
看他的大鼓表演就能看出他的功底,無論表演幾場,抬胳膊、穩鼓等動作都那麼整齊劃一。
看著都那麼規矩。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張耘雷的炸裂不僅僅表現在相聲圈,在圈外也開始嶄露頭角。
在德雲社演員中粉絲最多。
很多小女生都在他出場時大聲尖叫。
孔耘龍,人稱三哥。綽號“敢死隊隊長”。
因為幾次死裏逃生,自帶很多梗。
再加上有點瘋癲的表演風格,號稱剛死了媳婦的也能讓他逗樂了。
這次為張耘雷捧哏,估計一上節目單,就能引來眾多關注。
一個沉穩,一個瘋癲,不知能在台上碰撞出什麼火花來。
人員定下來後,發給吳碩國。
吳碩國又轉給陳輝。
陳輝看到名單,立即找到白天馳。
“白董,德雲社出戰名單出來了。”
白天馳結果名單,看了看,遺憾地說:“可惜,找到吳大師,也沒能引出郭德剛來。”
陳輝笑道:“白董您有所不知,就現在名單上這些演員,都是德雲社的杠把子!尤其是我注意到最後一組,張耘雷和孔耘龍,這兩位可是超級組合。這麼說吧,上海的這場演出,票得賣瘋了!”
……
果然如陳輝所料,史無前例的相聲社團大比武,吸引了眾多相聲迷,雖然票價不菲,但還是出現了一票難求的局麵。
2015年11月20日,德雲社&白雲軒文武對決在上海黃浦江大劇院舉行。
五千個座位,座無虛席。
過道上也站滿了人。
很多人邊等待對決開始,邊打聽白雲軒是個什麼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