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何沐陽正在青榮居裏聽著老太君說話。
“你媳婦家裏都是些讀書人,又做了多年的官,看問題的角度肯定跟我們不一樣。你既然覺得她說的有道理,不妨就記在心裏,好好思量思量。”
老太君先是肯定了常晞的提議,可隨即又話鋒一轉,低聲道:“不過內外畢竟有別,外頭的事,尤其是跟宮裏有關的事,以後還是少跟她說的好。倒不是怕她走漏了風聲,你媳婦是個有分寸的,這我心裏都有數,隻是萬一有長輩們問起來,她告訴也不是,不告訴也不是,不免有些為難,還不如幹脆什麼都不知道的好。”
這話裏透著幾分指向。
祖母這是怕常家大房會上門來,問出什麼不該問的吧。
其實,常晞和大房的關係算不上很親近,家裏的旁人不清楚,何沐陽卻早已看出來了,因此心裏並不認為常晞會把自家的事跟大房亂說。
不過,他當然不好直接反駁祖母的話,而是笑著應了下來。
塔讀@-讀小說
到底是主子們的事,有些話老太君說得,她這個做仆婦的卻說不得。因此林媽媽很知趣的沒有接話,隻是把桌上的果子捧了過來:“這是南大街新出的蓮心果,您嚐嚐味道好不好。”
老太君似乎也知道剛才的話說得深了些,於是也沒有在剛才的話題上繼續打轉,從善如流的拿起一雙烏木銀尖的筷子,夾起一顆蓮子嚐了嚐。
“這嫩蓮子本就不苦,何必又要去芯?隻剩下些甜味,倒沒意思了。”
“是奴婢的不是。”林媽媽忙收了盤子,笑道:“這蓮心果共有兩樣,芋粉皮的去了芯,白麵皮的留著芯,奴婢想著大晚上的,吃苦的興許不合口,白麵吃多了又容易燒心,這才隻拿了甜的來。”
家裏喜歡這些稀奇點心,心思又如此細膩的,除了常晞,也就是何姝了。
老太君放下了筷子,笑道:“那孩子也是個極有孝心的,隻可惜這陣子家裏雜事太多,倒把她的大事給忘了。前兒說的那幾戶人家,門第、年紀都還相當,你太太已經派人去打聽了,明兒讓她過來一趟,我們好好合計合計。”
林媽媽笑著應是。
--------------------------------------------------------------------------------
回到逸養齋時,天色已經徹底黑了。
院子裏兩側都點了燈,幾個小丫鬟進進出出的,個個臉上都帶著幾分笑容,氣氛很是歡快。
塔讀^小說[email protected]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進了屋,就看見常晞側著身,正倚在炕上鋪著的軟枕上,手裏正拿著本書,看得很認真。
溫暖的燈光下,她的眉眼舒展,嘴角噙著淡淡的笑意,安靜得像一幅畫。
何沐陽在門口駐足看了片刻,才走了進去。
“看什麼呢?”何沐陽坐到她旁邊,就著她的手看了一眼。
書麵用了古樸的篆體,寫著《九州景物略》幾個大字,裏麵的書頁已經微微發黃,顯然有些年頭了,但字跡還是很清晰。
竟是一本古籍······
“這也是你的陪嫁吧。”何沐陽奇道:“怎麼突然看起這個?”
常晞合了書放到炕桌上,笑道:“前兒倒騰大書架子,找出了這本來,裏頭還有我父親的書注,我好奇翻翻,是講各地土俗民風的,寫得很有意思。”
何沐陽便也順手拿起來翻了兩頁。
果然是本前朝的古籍,每個地方的縣名,所屬州省,到京都的距離,以及當地的四時天氣、物產、名勝、乃至於人文風土,全都記載得一清二楚,極其詳盡。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書的扉頁上題著幾行小字,看樣子是私交好友之間互相贈與的,並沒有大量刊印。
本朝的國土遼闊,車馬又慢,有多少人一輩子都隻待在一城一縣,從沒見過外頭的風景,像這樣的一本書,滿京都恐怕也找不出幾本來,足可以當做傳家寶了,可常家卻舍得把這樣的書當成女兒的陪嫁,而且一拿就是幾大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