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以小弟的眼光看來,芍藥與牡丹在外貌上並無多大區別,隻不過牡丹花朵大一些罷了。”
一旁的洛懷川言道。
不想歐陽修卻擺擺手:
“牡丹又名鹿韭、鼠枯、百兩金、木芍藥等。芍藥分草芍藥與木芍藥兩種。唐以後,始以木芍藥稱牡丹。”
洛懷川看著滿圓的牡丹,不禁想起南宋楊萬裏的一首詩來,遂吟道:
“紅紅白白定誰先,
嫋嫋娉娉各自妍。
最是倚欄嬌分外,
卻緣經雨意醒然。
晚春早夏渾無伴,
暖豔暗香政可憐。
好為花王作花相,
不應隻遣侍甘泉。”
話音未落,已得歐陽修、邵雍好一陣撫掌讚歎,耳聞邵雍道:
“好詩呀,真個是‘一花之下為芍藥,萬花之上是牡丹’呐,想不到懷川如今的才情竟如此之高。受你影響,又見這滿園的牡丹雍容典雅、高貴華美,為師也不由詩興大發了呢。”
言罷,一首《牡丹吟》已脫口而出:
牡丹花品冠群芳,
況是期間更有王。
四色變而成百色,
百般顏色百般香。
歐陽些見二人爭相賦詩,也有感而發了一句道:
“天下真花獨牡丹!”
正當三人聊的正歡,忽聞遠處一位老嫗在一位年輕女子的攙扶下,站在桂花樹旁向他招手。那位女子的手裏還牽著一個七八歲的女娃娃。
正是他的娘親,那位甘守清貧,恭敬勤儉,寬仁慈愛,以“畫荻教子”聞名於世的中國古代四大賢母之一鄭氏夫人。而那位年輕的女子則是他的親妹子張氏。
歐陽修乍見親人,不由淚水模糊了雙眼,三步並作兩步跑過去,來到鄭氏麵前撩袍跪倒施禮:
“不孝兒歸來特為探望娘親大人,自上次一別已四載有餘,不知您身子骨是否安好?”
鄭氏拿袖子拭著腮邊的淚水道:
“若非輕羅傳信,還不曉得大哥回來了呢,想必這二位是你的朋友吧,還不請客人屋內就座。”
邵雍、洛懷川聞言,急忙過來與鄭氏夫人見禮,歐陽修也與二人做了介紹。
妹妹張氏甜甜地喚了一聲“哥哥”,那個小外甥女也咯咯笑著,扯著歐陽修的衣袖往院子裏走。
未及幾人坐定,鄭氏已將二個壇子搬了出來,喜滋滋地言道:
“這時為娘特意與你釀的桂花蜜,原想著托人帶到乾德縣,這倒省了力氣。還有你妹子做的桂花糖,香香甜甜,好吃的緊呢。快拿與兩位貴客品嚐品嚐滋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