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略一沉吟道:
“若眼不視,魂自歸肝;耳不聞,精自歸腎;舌不嚐,神自歸心;鼻不嗅,魄自歸肺;四肢不動,意自歸脾。
則魂、精、神、魄、意自與體內交合相融,運化為一氣聚於丹田。”
“好哇,汝二子皆可教也。如此倒省卻貧道諸多口舌。好,下麵雙膝盤定,收攝六根,凝神靜氣,返觀內照。”
就這樣,洛懷川與邵雍四人在雲台觀一住便是小半月,基本掌握了內丹修煉之法。
隨後,張無夢又傳二人《蟄龍法》。耳聞其言道:
“蟄龍之法即老祖睡功之法,貧道先將秘訣傳授你二人,並一老祖睡臥圖冊及要旨。
料想有了鎖鼻術根基,自行揣摩其中真意並不難。”
言罷,一甩手中拂塵,吟道:
“龍歸元海,陽潛於陰。
人曰蟄龍,我卻蟄心。
默藏其用,息之深深。
白雲高臥,世無知音。”
二人虛心受教,閑暇之餘,洛懷川聞說華山盛產草藥,便又帶著魏勝與謝三翻山越嶺尋尋覓覓。
這日,三人終於登上了華山最高處的落雁峰。極目四望,但見群山高峻雄偉,逶迤綿連,霧靄氤氳,白雲翻卷。大有伸手可摘星辰之感。
峰頂崖刻眾多,洛懷川背剪雙手,佇立而望。然腦海中浮現的,卻是寇準登臨此地,寫下的一首詩:
隻有天在上,
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
俯首白雲低。
再往下看,則是懸崖峭壁,一眼望去,忽覺崖下似有一處閃著光澤。洛懷川定睛看了又看,忽然驚呼道:
“快看,那株樹下有團深色的東西是什麼?我緣何看著是株野靈芝呢?”
謝三聞言,小眼睛瞬間聚起精光,順著它的方向仔細辨認一番,大喜道:
“掌櫃的,確是一株靈芝無疑。好家夥,據我目測高約三尺,足足像個大磨盤。”
此時魏勝也看清了,興奮得一蹦三尺高,隨即又蔫了下來:
“二公子,你沒見這山崖陡峭,下麵又臨深壑。靈芝雖好,可也要采得到才行。”
洛懷川打有生以來還是頭一次見到如此碩大的野生靈芝,興奮的忍不住磨拳擦掌。
“這華山中有三百多味草藥,想來必有采藥高人,咱不妨尋人打探一番。”
就這樣,幾人循著山路往下走,逢人便問。終於打聽到說山腳下住著綽號喚做‘王通天’的,祖祖輩在山裏采藥。便無有他攀不上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