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回 訓小廝君實道三寶 結金蘭…(2 / 2)

“哦,我也覺得與司馬公子一見如故。既然如此,你我何不一同前行?聞說公子博學多聞,路上正可討教一二。”

張公子這句話令司馬光再次犯起了嘀咕,卻如何也想不起在何處見過眼前的這位公子。遂言道:

“如此甚好,公子請。但不知公子有何疑惑垂詢在下?”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事。不想二十七年後,三家竟以下克上,瓜分了晉國。

但不知公子以為其罪魁禍首究竟是在周威烈王,還是三位諸侯呢?”

“竊以為在於周威烈王不守禮之故。殊不知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

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張公子聞罷,不由撫掌讚歎道:

“然也,鄙人也認為周威烈王此舉打破了傳統禮製之秩序。致使乾坤顛倒,尊卑無序,方為後續之亂埋下禍根。

孔聖不是有言‘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可見守禮之重要性。”

二人就這樣一路暢敘,越談越投機,最後幹脆義結金蘭,司馬光虛漲了二歲,為大哥,張文秀公子為小弟。

張公子以腰間荷包為憑,司馬光身無他物,隻好將短劍相贈。

呂乾、桂珠見狀,也不再互相瞧著別扭,索性效法自家公子,也結拜為兄弟。

司馬光手握荷包反複驗看,又抬頭打量一眼張公子,疑狐的眼神問道:

“賢弟的荷包做的真還精致,就連賢弟的樣貌也與一位兒時的玩伴相似。他也姓張,名字中也有一個秀字,隻不過、隻不過……”

張文秀見狀,爽朗地一笑道:

“哥哥該不會說小弟的樣貌生得像女子吧?哈哈,其實不獨你一人如此言說,小弟早便不放在心上了。走了,咱接著遊玩。”

四個人又說有笑的遊完了龜峰,下得山來,便覺腹中饑餓。文嵐公子便吩咐桂珠尋了一處平坦之地,取出事先備好的菜肴酒水,席地而臥。

未及食用,卻見一位男子抬起手來,一巴掌打在一位身材瘦弱的小廝身上道:

“好你個廢物,走起道來磨磨蹭蹭。似你這般速度,待爬到山頂,太陽都落山了。快走,再不聽話,看老子不打死你。”

司馬光一看,見那位童子身上背負著登山的一應吃喝之物,足足有一大籮筐。他身後跟著男子及一幫狐朋狗友。

一個個吆五喝六的,不但不加以製止,反而從旁扇風點火道:

“孫掌櫃的,你看,這小兔崽子還不服呢。我看呐,你還是打得輕。這下人就得歸攏,不然保不齊哪天便跑到你頭上作威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