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了,難不成自己與韓絳在一道飲酒被什麼人瞧見了不成?看來官家這是要拿我興師問罪呀。”
心裏這樣想著,還是快速去了宮裏見仁宗。仁宗剛用罷飯食,見洛懷川來了,遂招呼他一道品茶。
“小師父,你猜,此次開封府試頭名解元是哪一個?”
洛懷川搖搖頭道:
“這個委實不知,官家如此問,莫非覺得草民與此人相識麼?”
仁宗搖搖頭:
“非也,我隻是沒有想到竟然是宰相陳堯佐的兒子陳博古。更有奇的,韓億一門四子居然齊齊榜上有名。”
“以官家的意思是,此二人皆徇私情了麼?還是不相信這五人有此等才華?”
仁宗未想到他會問得如此直接,竟一時語塞,不知如何作答,半晌才回道:
“不瞞小師父,實言之,皆有些許質疑。若非事先有所安排,如何便有這等巧合之事?”
“哦,那官家既有此意,何不派人暗中調查取證?”
洛懷川試探性地建議道。
“據說右司諫韓琦手裏有丞相與韓參知受賄之證據,不過目前並未呈到我的手中。
我怕再出現呂夷簡與王曾之事,便也佯作不知。如今中書剛剛經曆一次震動,朕再也折騰不起了。”
“官家,你還記得天聖二年(1024年),章獻劉太後還在世時,有個‘同科雙狀元’宋祁與宋庠(xiáng)兄弟麼?”
“自然記得,弟弟宋祁得中禮部試第一,中了‘省元’,哥哥宋庠第三。然大娘娘主張長幼有序,遂與他二人調了名次。
並在殿試時,親點宋庠做狀元,將宋祁排在了第十名。但在朝臣心中,宋祁才是真正的狀元。
因此,兄弟二人方被稱為‘同科雙狀元’。但不知小師父忽然提起往事,與此次開封府試又有何關係?”
洛懷川撮了一口茶道:
“官家勿急,且耐心往下聽。既說了遠的,咱不妨再說個近的。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與柳三接兄弟殿試時,俱同高中。
真宗朝有個戶部郎中喚做曾致堯的,官家未必曉得。然對其第五子,天聖二年(1024)的進士曾易占理應不陌生吧?”
仁宗聞言,不曉得洛懷川究竟欲說什麼,遂皺著眉頭思量半天,方才道:
“尚有些許印象。”
洛懷川也不理睬他,兀自言道:
“據我推算,三十年後的會試,曾家一門四兄弟、兩女婿同時高中。連帶著同去陪學的鄰家小哥黃豆子也榜上有名。
故而草民認為,府試韓家一門中四人登第,實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