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一位考生,與右司諫韓琦同為相州安陽人。便將陳堯佐、韓億等人如何貪贓枉法之事給抖了出來。
韓琦素來耿直,敢於諍言讜議,抨擊權貴,猶與杜衍、範仲淹、孔道輔等交好。
他見迎三人還朝的機會來了,又豈能放過?遂準備聯合其他諫官準備將二人連同宰相王隨、石中立一窩端。唯獨放過了參知政事程琳。
消息傳到仁宗耳裏,著實犯了難。倘若坐實了陳堯佐、韓億等人的罪名,朝廷的顏麵豈不盡失於天下?
且韓億的嶽父王旦為太祖、太宗兩朝名臣,又為真宗朝宰相,不看僧麵,也要看佛麵。
不過若不處置,眼見著局勢控製不住,左思右想,便想到了洛懷川。
有道是旁觀者清,遂命張茂則前往白礬樓去請他。然不巧得很,洛懷川卻不在酒店。
張茂則隻好給孫無擇留話,讓洛懷川回來後,即刻進宮麵聖。
要說這洛懷川去哪了呢?原來是被韓億的三公子韓絳給請去了。
事情是這樣的,韓億知道事情泄露後,嚇得躲在家中不敢上朝。
四個兒子也一個個苦瓜臉地守在他身邊,一個勁地埋怨。耳聞韓絳道:
“爹,您說您這事辦得多不討巧。我幾個兄弟憑著自己的本事,原也是可以高中的。
這一來倒好,被韓琦大人這一摻和,不但您要被罷了官,連著兄弟們也跟著受牽連。”
韓億被兒子訓了一頓,此時也沒了脾氣,耷拉著腦袋長歎了一口氣道:
“事到如今,你再埋怨爹又有何用?還有人能扭轉乾坤不成?”
一句話,到提醒了韓絳,隻見他一拍大腿,興奮地言道:
“爹,你還別說,我想到一個人準成。”
韓億聞言,頓時來了精神,坐直了身子問道:
“我兒速速言來,何人有此神通?”
“便是白礬樓少掌櫃的洛懷川,官家還喚他做小師父呢。
上次去白礬樓宴飲時,我、希廉,咱仨便拜了把子的。他是我大哥,據說與官家相識於微末之時。
她妹妹便是那個‘廚中女狀元’,如今的典膳洛大人。她也稱官家為師父呢,有這關係,還能袖手旁觀不成?”
“嗯,此人沒準還真能救我韓門於水火之間。‘秋賣’那日,官家親臨白礬樓為其鎮場子,足見二人感情不一般。
絳兒呀,你這兄弟拜的倒是有先見之明。如此,還不快帶上重禮,前往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