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回 祭孔聖仁宗品禦酒 動梁塵…(1 / 2)

就見邵雍身著月白色袍衫,頭戴儒巾,步履悠然地來到仁宗麵前見禮。

隨後重整衣冠,淨手後,到孔像前的香案上鞠躬上香。

見孔子塑像居中,座北朝南,著王者服,外罩儒衣。神態祥和,一雙慈愛的眼睛似乎在於他交流。

首獻開始,由仁宗做為正獻官,將黃色的帛及青銅爵供奉到香案後,由邵雍宣讀並供奉祭文。

而後文武百官及全體參祭人員對著孔子像五鞠躬,齊誦《孔子讚》。

之後邵雍宣布由宰相王隨、陳堯佐分別擔任亞獻官和終獻官,將香、酒供奉在香案上。

接下來,開始表演“宮懸之樂”“八佾之舞”“軒懸之樂”“佾之舞”“登歌”等祭孔樂舞。

這一百多人參演者皆是經過洛懷川精心挑選,並請專人加以嚴格訓練培養出來的。

但聞整個中樓回蕩著金、石、絲、竹、革、木、匏(páo)、土八音躍動的符章。舞樂之人皆身著簇新的服飾,伴隨著莊嚴肅穆的曲調,整齊劃一地舞出了雍容大方的韻致。

而祭孔時的音樂,無不是按照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仁宗詔宰輔呂夷簡等人修訂的祭孔樂進行的。

即升殿與降階樂奏《同安》;奠幣樂奏《明安》;酌獻樂奏《成安》;飲福樂奏《餒安》;送神樂奏《凝安》。

那些原本對此次祭孔持反對意見的老臣,見洛懷川的安排周到細密,祭禮程序無不合規合據,頓時對他投去了讚許的目光。

仁宗更是欣慰至極,作為一位帝王,親臨一家酒樓為“賣新”鎮場子,本就引起台諫官一番非議。

若不是這“顏如玉”就乃奉真宗皇帝所釀,台諫這一關,還真就不好過。

而洛懷川卻將此事與祭祀孔先聖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更是讓他們徹底無話可說。

遂環視一下眾人,朗聲言道:

“小師父能將孔先聖的祭禮操辦的如此莊重周全,定是傾注了大量的心思,花費了諸多銀兩,朕又豈能讓你負擔?”

洛懷川聞言,遂躬身施禮道:

“官家多慮了,此番一幹費用早有人甘願代勞。此人便是沈懋勳家的五公子沈麒麟,故而小民今日特意請他前來觀禮。”

仁宗聞言,微微頷首道:

“你說的可是號稱沈百萬的那個珠寶商人麼?朕曉得他,據說他起死回生,還與你那徒兒夢仙道人有關。如此,也算此人有心了。”

“官家,如今祭禮完畢,還請品鑒草民釀製的‘顏如玉’酒。”

言罷,就見洛懷川將手一揮。耳聞吱呀呀一陣聲響,眾人隻覺得自己所在的位置發生了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