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聞後,自是滿心歡喜:
“待你回去之時,每樣與你捎上一些,保管你日日念叨老哥。
對了,賢弟,此番你騎著汗血寶馬來尋我,可是東京出了什麼大的變故不成?”
“老哥,實不相瞞,此次千裏來此,一為探望您,二來乃是有事相求。”
言罷,便將白礬樓當下之現狀,及欲將孔府菜加以精選,再廣而推之的想法與範仲淹細細陳述了一遍。
末了懇請道:
“倘若老哥覺得此法可行,便要勞煩你修書一封與那孔大人了。”
範仲淹耐心地聞他簡述完畢,連連頷首道:
“難得你想出這麼一個好主意來,如此便將孔聖文化融於菜品當中,老哥務要助你一臂之力才是。”
言罷,當即吩咐人取來筆墨紙硯,運筆在手,唰唰點點,與孔道輔修書一封。
之後,將信件封好,交與洛懷川。
“賢弟難得來一次饒州,不妨小住一晚,明日老哥陪你去趟廬山。
見一見廬山雲霧所形成之‘雨自下而上’的千古奇景如何?”
洛懷川本欲拒絕,轉念一想,就這樣急匆匆而去,怕是會寒了範老哥一片赤誠之心。
況且廬山自古便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稱謂,自己在現代時,曾看過《廬山戀》的電影,卻並未去過那裏。
據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便是以廬山康王穀為背景創作的,遂連連應諾。
翌日,二人在仆從的陪同下,登上了廬山。
但見山體渾雄,多斷崖絕壁,林木蔥鬱,瀑水轟鳴。
二人一路信步閑遊,不覺間便來到五老峰上。洛懷川遠望五座山峰並列,儼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般,不由慨歎道:
自古天工造物奇,
五峰千姿使人迷。
峰頂虯鬆呈絕色,
芙蓉朵朵青山碧。
範仲淹聞言,不禁微微頷首:
“此詩純為寫景狀物,雖無辭藻堆砌,卻也頗有意境。
不過說到芙蓉一詞,倒使我想起李太白當年在此地築舍讀書時,曾寫過一首《望廬山五老峰》,也用過同樣二字。
廬山東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
吾將此地巢雲鬆。
“李白號稱詩仙,擅於大氣磅礴中抒發豪邁之氣,豈是我等平庸之輩可比。
範老哥將兩首詩並提,實在是羞煞小弟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