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回 道傳承一針治頑疾 過鬼門…(1 / 2)

未想怪叟哈哈大笑道:

“算你有眼力,不過你說的那位直魯古乃是我的徒兒。”

此言一出,著實令洛懷川震驚無比,支吾半天方道:

“直、直魯古大師生於遼太祖九年(915年),歿於(遼統和二十三年)1005年。

現如今已是(重熙六年)1037年,那您豈不是已逾高百齡了?

不,不對呀,直魯古大師乃吐穀渾人。因其父不願他落入侵略者耶律阿保機之手,才狠心欲用弓、弓箭將彼時尚為嬰孩的他射殺。

不想直魯古大師反被阿保機所救,帶、帶回遼國,交與皇後述律平撫養。

後來大師得以拜契丹名醫為師,終成一代名醫,直至九十歲高齡方才離世。”

怪叟擺擺手道:“看來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戰爭結束後,直魯古的父親多方打聽,終於訪得自己的兒子尚在人世。

由於其在戰場傷了腿腳,便央告我以授徒為名,前往搭救。因我與其父親乃是族親,便爽快地答應了。

誰知到了遼國以後,卻發現皇後述律平竟將直魯古視為親生,百般照拂。並讓其像契丹人一樣,接受良好的教育。

直魯古雖知曉自己的身世,卻不肯再回吐穀渾。

我一氣之下,便離開了他,然又擔心其境遇,遂在此地隱居起來。

一麵暗中教他醫術,一麵將針灸之術加以總結,才有了這兩部著作。

如今我與他的心血總算有了傳承,也釋然了。

小子,為醫之道重在於德。需知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

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呀。”

洛懷川聞言,頓覺熱淚盈眶,懷抱兩部醫術撲通跪倒在地,哽咽著道:

“徒、徒兒洛懷川謹記恩師教誨,必以父母之心善待求醫之人。

開方施針當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之感,慎、慎之又慎。”

怪叟站起身,雙手相攙,連連道:

“好啊,好啊,不過為師還要送你一份大禮,來,坐下。”

話音未落,便將幾粒藥丸塞入他的口中。

同時幾根銀針已灸在神門、太白、廉泉與夾廉泉幾個穴位上,並做了一個噓的動作。

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怪叟方言道:

“怎麼樣,感覺如何?”

“恩師,要說感覺麼,徒兒不敢扯謊,並未見任何感覺。

若非要講的話,便是這藥丸有一股強烈之馨香。”

“好小子,你就沒感覺出來麼?真是白瞎了為師我這份心意嘍。”

洛懷川撓撓頭,還是不明所以。

直急得一旁的太史炯恨不得拿腳踹他:

“賢弟,你這講話不磕巴了,還說沒感覺,是不是欠揍?”

“是啊,我怎麼不磕巴了呢?哎呀,恩師,您可真是針到病除。

徒兒終於可以暢所欲言了,不過徒兒心中尚有疑惑。

實不相瞞,我也曾為自己灸過這兩處穴位,然療效甚微,緣何恩師能針到病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