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見狄青手疾眼快,施展出平生絕技,六箭齊發,分射兩隻熊的雙目及額頭。
未及它們發出任何聲響,咕咚兩聲,同時重重摔倒在地。
頓時,整個山林除了呼嘯的北風外,竟陷入死一般的沉寂中。許久之後,才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喝彩聲。
洛懷川偷偷瞥向耶律重元,就見其麵上寫滿了恨意與不解,進一步證實了自己的判斷果然沒錯。
興宗更是望著這位年過五旬的賈大人發了好一陣子呆,這時,那位赴遼使猛地一拍額頭,對著他言道:
“大汗,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講無妨。”
赴遼使附在興宗耳邊道:
“大汗,我觀這位賈大人酷似與我大遼勇士比試箭法的那位禦馬直軍官狄青。
隻不過當時他戴著一副青銅麵具,不曾看清容貌。
不過看其身形,聞其聲音,我敢斷定必是此人無疑了。”
興宗皺皺眉頭,十分不解地言道:
“那宋皇帝為何令其喬裝改扮,前來我遼國辦差呢?莫非有什麼陰謀不成?”
赴遼使聞言,也是搖頭不知。
這邊太史炯與兒子平安脫離危險,雙雙跳下大樹來謝狄青。
興宗見太史炯平安脫險,也算鬆了一口氣。這人要是死在野狐嶺,當如何向宋皇交代?
“看來定是這裏之狐仙顯靈,才讓你父子二人免遭熊口,當真可喜可賀。
本汗定宰在了這兩隻畜生,為二位壓驚。來呀,今日狩獵到此為止。
吩咐下去,以鹿寨、大車與土牆垣圍成臨時營地,派人全副武裝晝夜守衛,本汗要與大宋使臣一醉方休。”
不多時,營地搭好,一溜身穿鎧甲的騎兵環在外圍。一個個頭戴鐵麵具,武裝得嚴嚴實實。甚至連戰靴、足背皆有護甲。
一陣山風刮過,緊張過後的洛懷川不覺打了一個寒顫。
看看抱著雙肩發抖的謝玄,又看看身披皮氅的遼臣們,有心求要,又怕失了麵子。
情急之下,不免想起元代陳孚的一首詩來。便隨口改了一下,吟了出來:
野狐嶺上月茫茫,
野鵲山頭無樹藏。
衣單更覺天風冷,
帳頂青氈疑似霜。
興宗本是中原文化愛好者,聞他詩中有弦外之音,不由得麵上一紅,歉意地道:
“哎呀,想不到洛大人文采出眾,如此佳句竟然隨口吟出,便賞賜銀貂裘一件。
夢仙道人道法高深,也要賞狐皮裘一件。
賈大人舍己救人功不可沒,便將本汗身上這件贈與你好了。”
言罷,隨手解下紫貂裘,親手披在狄青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