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回 讚宋使宋遼續舊好 瞻遠景…(2 / 2)

麵對滿眼崇拜的遼人,躬身施禮道:

“諸、諸位、諸位,宋遼兩國曾締結兄弟之盟,兩國人們理應友好互助。

本使能、能以微末技藝拯救安國郡主母子於危難之際,實乃得上天庇佑,大汗德行感召所致。

願宋遼兩國始終保持這份兄、兄弟情義,切莫被有心之人利用,寒了宋皇帝真誠待遼之、之心呐。”

一番話說得擲地有聲,隻臊得野利仁榮滿麵通紅,端酒的杯子便那麼停在了半空。

還是身邊的劉六符那胳膊肘懟了他一下,這才回過神來。

雖然洛懷川知曉野利仁榮在遼國也是一位賢臣、能臣,曾將《孝經》、《爾雅》、《四言雜字》等書譯成西夏文,為漢文化在西夏生根發芽做出了不可磨滅之貢獻。

不過肯定歸肯定,目前二人畢竟分屬不同陣營。

且在不久的將來,宋夏戰爭便會全麵爆發,此時拉攏遼國意義重大,也隻好讓這位老臣代李元昊受過了。

然興宗可不這樣想,他打從心底是不想得罪李元昊的。

聞聽耶律宗齊與洛懷川的約法三章,瞬間捕捉到了有用的信息,遂對野利仁榮道:

“野利大人,我們遼人最重承諾,三皇兄雖為宋人,然與我兄弟二人之間的感情猶勝一母所生。

況且自他迎娶本汗四妹與小舅舅之女,又變成了我的親外甥女婿、表妹夫。如此,本汗越發不可能為難於他。

他既與洛大人之間有承諾,必會以生命來捍衛。

故請你轉告元昊,暫借耶律宗齊之事恕本汗無能為力。

不過對於宋與夏之間恩怨糾葛,本汗不妨在這裏承諾,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野利仁榮見興宗言語誠摯,入情入理,尤其是最後的那句話擲地有聲,也算此番赴遼不虛此行。

想到此處,不免微微頷首道:

“難得大汗如此深明大義,看重兄弟間之情誼,在下甚為感動。

如此,本使回去之後,必將實情回稟國主。國主豁達大度,定會體諒大汗苦衷。

既然國事已了,我亦不宜久留,這便返回西夏,向國主複命。”

言罷,辭別興宗,仰首闊步的走了出去。

誰知路過洛懷川身邊時,又停下腳步道:

“貴使睿智慧絕,醫術高超,宋皇帝有你輔佐,何其幸哉!

你我倘若生在同一片土地上,必將成為摯友,可惜呀,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