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氣逆而得調理,血虛而得補益,胎兒安能不下?而合穀配三陰交,亦有調經活血之、之催產作用。
至於男娃麼,可是個十、十足的小搗蛋嘍。
早已出胞的他,兩隻小手竟握住了郡主的腸子,在娘親肚子裏蕩起了秋千。
逼不得已,我方在其虎口位置各灸一針,這小子一疼,便將手縮了回去。”
那位率先發難的禦醫聞言,半信半疑地來到嬰孩麵前一看,果然虎口處各有一個針孔。
當即羞愧難當道:“想不到大宋朝人才濟濟,醫術更是了得。
竟然隔著肚皮,便知曉嬰孩子之虎口位置,在下欽佩之至,服了,徹底服了!”
其實這還要感謝北宋名醫龐安時,洛懷川在現代學醫時,導師曾經專門將其為孕婦針灸虎口接生之事作為案例講了出來。
那時的洛懷川權當笑話來聽,根本不相信這世上會有如此奇妙之事。
不想今日還真被他遇到了,竟陰差陽錯的救了郡主母子三人。
耶律宗齊眼見母子平安,撲通跪倒在洛懷川麵前道:
“洛大人與我爹爹乃結義兄弟,便是我的叔叔。
如今更等同於孩子的再生爹娘,不如便將這兩個孩子認為義子義女,請您為孩子賜名。”
洛懷川見狀,也是欣喜萬分。
自打從東京出發,這位遼興宗的義弟,所謂的三皇子耶律宗齊便對他持不冷不熱之態度。
張口洛大人,閉口洛大人,即便太史炯令其稱自己為叔父,也被其以“尊重”之由拒絕了。
此時忽然態度大變,著實令人抒懷。不過看其與郡主伉儷情深,心裏也曉得耶律宗齊是不可能跟著他們回歸大宋了。
想到此處,眼珠一轉,計上心來,此情此景正可利用,遂沉吟片刻道:
“欲、欲要我答應你,需得應下我約法三章。”
“叔父但講無妨,隻要不違背道義,侄兒一切照準。”
“這、這第一麼,莫忘你乃宋人,然也不可忘記是遼人之水土滋養你長大。
其二,你、包括你的子孫不可與大宋為敵,更不、不可協助西夏攻打宋朝。
其三,教導你的子、子孫習大宋禮儀,學大宋文化。如此,我才會認下這兩個孩子。否則,一、一切免談。”
洛懷川話音未落,耶律宗齊早已磕頭至地,哽咽著道:
“多謝叔叔教誨,侄兒謹記在心,定會子子孫孫忠於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