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炯聞言,不由愁容滿麵道:
“我正為此事發愁呢,宗齊他在遼國已有妻室,乃是蕭太後為其指定的婚事。”
“哦,但、但不知是何人之女?現如今可有後人?”
“便是晉王蕭孝先之女蕭鶯哥,其母喚做耶律崔八,乃遼聖宗第四女,當今遼主之胞妹。
其下嫁蕭孝先後,膝下唯有一女,被封為安國郡主。
洛懷川聞到此處,連連擺手道:
“停,這關係有點亂,容我先捋一捋,按你的意思當今遼主耶律宗真把他的親妹妹嫁給了他的親舅舅,這是什麼鬼關係?”
“是啊,我也沒弄明白。不過據宗齊言說,他來宋時,其妻已有身孕,八成此時業已生了吧。”
洛懷川聞言,不由得心頭一顫,預感到此番赴遼怕是困難重重。
拋去耶律宗齊乃遼主義弟之身份不說,打從蕭孝先那論,他是遼主表妹夫。
打從四公主那論,他又是遼主之親外甥女婿,實打實的皇親國戚。
尤其這位四公主在太平十年,東京大延琳造反之時遇害後,耶律宗真對這位外甥女更是眷顧有加。
雖然其父蕭孝先曾受蕭太後蠱惑,參與推翻他的政權,擁立耶律重元登基,卻絲毫不影響耶律宗真對蕭鶯哥這位外甥女兼表妹之疼愛。
想到此處,不由得問向太史迥道:
“太、太史哥哥,倘若宗齊不同意與你回到大宋,你又當如何?”
太史炯被他一問,頓時也麵露為難之色,支吾半天道:
“那也隻好由他去了,畢竟他在遼國出生,在、遼國長大。我與他娘隻盼著他平安,便再無牽掛了。”
洛懷川有心再往下問,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太、太史哥哥,車到山前必有路,放心,一切有兄弟在。”
其實洛懷川心中暗想道:
“這父子二人隻要不全留在遼國,此趟赴遼便不虛此行。”
就這樣,幾人在驛站休息一晚後,繼續向上京進發。
從白溝河往北,至新城縣、渡橫溝河、喪河,到達涿州永寧館。
在館驛歇息一晚後,從涿州北門出,北行六十裏,到達良鄉縣。
這時,遼方傳來消息,言說遼國主目前正外巡打獵,定於幽州“捺缽”接見宋使。
洛懷川不明白“捺缽”是為何意,又不好貿然相問,暴露自己淺薄的一麵,遂將目光瞥向狄青。
狄青會意,躬身答道:
“洛大人,遼國雖然有五座京城,但皇帝常年在被稱為捺缽的四季狩獵行營中。
此行營以帳篷組成,然所有王室重要成員及宮廷儀仗、文書及大部分衣食起居等,皆由眾多壯牛拉動四輪車來馱載,場麵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