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回 觀銅人師徒論針灸 大雄殿…(1 / 2)

邵雍擺擺手道:“在下隻是一介落第舉子,實在擔不起師姑如此讚譽。我隻要這根木簪足矣!”

言罷,掏出絹帕,將木簪小心翼翼地包裹起來,辭別師姑去找洛懷川。

轉來轉去,最後總算在仁濟殿把他找到了。洛懷川見邵雍來了,急忙拉過他,指著一尊銅人道:

“先、先生,你來看,此乃天聖年間,官家詔命翰林醫官王惟一所鑄造的兩尊用以教學用的針灸銅人。

一、 一尊置於翰林醫官院供鑒賞,一尊便在這裏供人觀瞻。

之前來過兩次,苦於觀者甚多,一直無、無有機會細看。”

邵雍近前一看,銅人高度與正常成年人相仿。表麵鏤有穴位,穴旁刻題穴名,同時以黃蠟封塗住銅人外表的孔穴,遂問道:

“這穴位處以黃蠟封塗,可是有何玄機麼?”

“哦,是、是這樣的。此銅人除了供人辨認穴位外,還被用來考察學醫者的針灸水平。

一般其體內盛滿水,外著衣。如果學醫者能準確地刺入孔穴,便可使水射出。

如果取穴位置錯誤,針便不能刺入,可謂巧奪天工。”

“我雖不懂醫道,卻依舊對官家佩服得五體投地。為人君者能從細致處做到處處為百姓著想,堪稱得上一個‘仁’字呀。”

邵雍不免感歎道。

“先、先生如何曉得官家的廟號為‘仁宗’,莫非有未卜先知之能麼?”

話一出口,洛懷川頓覺失言,不由得下意識捂住嘴巴,心裏暗暗叫苦道:

“這下可是跳進黃河也說不清了。”

邵雍聞言,詫異的神情望向他道:

“我怎麼看你膽子越來越大,官家尚在青壯時期,你竟敢將他的諡號給擬好了,莫不是這裏出了問題?”

言罷,拿手指敲了敲他的腦殼。

洛懷川見未被他識穿,趁勢將手裏的文秀筆與潘穀墨一股腦放到他懷裏道:

“先、先生,這些筆墨足夠你使上好一陣子。走吧,去找、找虎子。”

二人出了仁濟殿,開始四處尋摸虎子的身影。

這時,邵雍拍拍他的肩膀道:“你看,遼使進香來了。”

洛懷川閃目一望,果然見大遼大使頂後簷尖長,如大蓮葉一般的金冠,身著窄袖紫袍,腰係金蹀躞(diéxiè)”,正往正殿進香。

身後跟著副使及幾位頭裹無腳襆頭,身著錦襖子的彪形大漢。

一個個肩寬背闊,威風凜凜。眼睛斜視著圍觀的宋民,一副不可一世的態度。

“先、先生,這幾位想必便是明日要與我大哥他們較量箭術的神箭手了,看每人皆是臂力不、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