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隻剩下懷亭、懷川、邵雍、太史炯與虎子五人,經過幾人多方探討,基本對遼人可能提出的一些刁難做到了心中有數。
翌日清晨,虎子來找邵雍,非央告著著他要去大相國寺進香。
邵雍用手刮著他的鼻子道:
“進香是假,怕是偷看那遼人是真吧?”
虎子聞聽,頓時來了精神,幾步湊到近前:
“先生,真有你的,一下子便被你給說中了。
你說明日南禦苑比射也不能讓咱跟著,今日湊湊熱鬧,也算過過眼癮不是。”
邵雍見他這副孩子氣,隻好遂了他,跟著洛懷川三人一起趕往城東南的大相國寺。
邵雍佇立於山門前不遠的那座延安橋上,望著幽幽汴水,問向洛懷川道:
“懷川,你久居京城,可知這大相國寺匾額之由來?”
洛懷川一門心想著稍後準備給邵雍置辦些什麼回鄉的物什呢,被他這冷不丁一問,懵懵答道:
“不、不知,還請先生言明。”
“那是唐朝長安元年(701年),一位喚做慧雲的僧人,欲將一尊彌勒佛像放在開封安業寺內。不料卻遭到寺內僧人的反對。
慧雲不甘心,遂四處募捐善款,用以建造新的寺院。
大概是其誠意動天吧,終於在買得一塊地動土時,卻挖掘出了一方建國寺的舊碑,遂以此命名。
唐延和元年(712年),睿宗李旦為紀念自己由相王即位登上皇帝寶座,便將建國寺更名為‘相國寺’,並親書了‘大相國寺’之匾額。
如今匾額依舊輝煌巍峨,卻已物是人非,時過境遷了。
懷川,你說,這世上是否真的有平行空間任你我往來穿梭麼?”
邵雍此言一出,可將洛懷川驚出一身冷汗。心裏不由暗自嘀咕道:
“莫非我穿越來此,被先生看出了端倪不成?
不可能啊,這段時日與之相處時,我已經盡量收斂鋒芒。言語間也頗為謹慎,並未露出任何破綻。”
心裏這樣想著,口上卻言道:
“廣、廣陌的宇宙浩瀚無窮,一切皆有可能。隻可惜我們修為尚淺,無有神通,怕是還做不到這一、一點吧。”
邵雍聞言擺擺手道:
“此言差矣,佛家有雲‘他方世界,動念即到’,又何須神通?”
“嗯,先、先生之言我尚不甚明白,然可以試著理解一二。
所謂的平、平行時空,是否可以理解為由我們的心念所形成的一個個時間場。
人的思維如天馬行空,不、不受限製。忽而過去,忽而現在、未來。豈不相當於在每個平行空間往來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