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懷川拿起銀勺細品一番,嫩滑卻是有的,隻不過總感覺少些滋味。
又說不好究竟不同在哪裏。隻好假意勉強地喝了三碗。
出了稀世酒樓,他又折回來尋連三碗,將在對麵喝豆腐腦的感覺與其講述了一遍。
連三碗聞罷道:
“兄弟,你且等等,我展示與你,你便知為何不同了。”
言罷,轉身出去了。
功夫不大,取來兩隻玻璃杯,注入清水,對他道:
“這兩隻杯還是你送與莫嫂的,她一直未舍得拿來飲酒。
今日迫不得已裝了這水,是為了讓你看得清爽些。且說說看,這兩杯水可是有何不同?”
洛懷川將兩隻玻璃杯舉起來,表麵上看,裏麵的水皆呈透明狀,並無任何差別。
進一步再看時,卻發現左麵那杯要比右麵的澄澈清透。飲了一口,味道尤其甘甜凜冽。
不由得脫口而出道:
“想必此水便是莫嫂家那口古井裏汲出來的麼?”
連三碗點頭道:
“正是,故用此水點的豆腐腦自然與別處不同。”
洛懷川聞言,瞬間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此水必然不一般,你且引我再去井處看看。”
連三碗答應著,起身進去又看了看睡得正熟的莫嫂,這才帶著他來到了後院。
洛懷川之前見過這口井,乃青磚砌就的八角形,上刻八卦紋飾。
他清楚地記得,那日看這口井是在辰時,井裏之水幾近盈滿。
而今日申時再看時,卻發現裏麵的水已然回落至底,遂取來一隻吊桶試著打些水上來。
卻發現隨著吊桶的擺動,水麵上似乎泛起一道道回旋的波紋。恍惚間,似有一隻青龍即將破井而出。
這一發現令洛懷川震驚不已,於是重新琢磨起古井周圍的紋飾來。
赫然發現,除了之前的八卦紋外,南方的青磚上還刻有一隻振翅欲飛狀的鳳凰。
最下方不顯眼處,還有一行小字。由於年代久遠,經仔細辨認,原來刻的是:
“太平興國九年(984年),吾來朝覲見,有感太宗皇帝待吾甚厚,無以為報。
特與此絕佳風水處堪得水井一口,此水聚地脈生氣,起伏於龍身之上,朝於太旺,澤於將衰。杯滿不溢,上隆向天。
可調燮體內陰陽,安神開智,滌除百病而長生久視,故命之曰“龍雀井,落款:希夷先生。”
看到此處,遂忍不住自言自語道:
“怨、怨不得那日官家來時,虎子言說曾看到一隻青龍,卻原來玄機在此。當真是天、天無絕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