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悟佛法闡明色空理 聞蕭音仙姬…(1 / 2)

但見洛懷川站於中間的高台之上,環揖道:

“今、今日乃極醉樓新開張的日子,承蒙諸位抬愛,使蔽店蓬、蓬蓽生輝。

我知、知道大家是來品嚐輞川席的,但若想遂了心願,尚、尚有一個要求,

即需為每一景致題詩一首。敢、敢接下挑戰的,請皇極閣就座。

不敢應下的,請您移步高升,去往二樓、三、三樓。

品嚐本店新研製的菜係‘春色滿、滿園’‘群英薈萃’‘五、五福臨門’‘節節高升’。”

就看周圍的那些個食客,有的昂首挺胸,信心滿滿的直奔皇極閣而去。

絕大多數則拍著大腿,懊惱地往樓上走。

功夫不大,幾百個位置皆座無虛席。

王嫂見狀,簡直樂得合不攏嘴,招呼著新進的一大批廚子風風火火地忙活起來。

魏勝則指揮身著清一色新衫、新褲的夥計,裏裏外外的招呼客人。

洛懷川恭敬地將靜貞師太請到一間雅室,又親自為她端上一杯香茶,方才恭敬地言道:

“上、上次大師曾讓小子講出對《心經》中四句話之感悟,小、小子回去細細體味之後,

深覺宇宙萬有一、一切色法無非假象,莫不當體即空,實無一物可得。”

“哦,既然萬法皆空,何者不空呢?”

“大、大師,因果不空。”

靜貞師太聞言,不免微微頷首,繼續追問道:

“既說世間萬象皆空,又如何看待眼前所做的一切呢?”

“雖言萬、萬物因緣則生,緣盡則滅,但其自、自性不動不搖,不來不去,能生萬法。

既然眼、眼前一切皆為自性中物,何不以無所住心行事,任運隨緣度、度日。”

洛懷川一番話,著實讓靜貞師太刮目相看,連連讚道:

“好一個‘無所住心’,小小年紀便能對佛法感悟至此,實屬大乘根苗,難能可貴。

既然小子守諾,貧尼亦言而有信,速帶我去後廚。”

言罷,帶著孫無擇,跟著魏勝徑直去了為她專門準備的小廚房。

待三人離去,懷月捏了一把懷川,輕聲道:

“行啊,表弟,隱藏得夠深。說,還有多少是表姐不知道的?”

“表、表姐,你先回答我,小弟再告訴你。”

“那要看你想知道什麼?”

懷川湊到她近前,悄聲問道:“你與那、那無擇哥哥究竟什麼關係?”

懷月被他問得麵上一紅,口裏答道:

“這個麼,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那種關係,懂了吧。”

“懂,也不懂,不過他娘如何會是個出、出家人?又報我爹什麼恩情?”

懷月見四下無人,遂拉著他坐下來:

“表弟,其實無擇哥哥的身世蠻可憐的。

據大伯說,她娘原本就一心向佛,因兒時有婚約,被迫才嫁入孫家的。

過門之後,一心求法,不問世事。這可急壞了孫家爹娘。

好說歹說,方才與她達成共識,言說隻要為孫家留下一點血脈,便還她自由。

可就在無擇哥哥出生那日,她娘突然血崩,險些殞命。

多虧咱爹為她請來了神醫吳郎中,又拿出一顆珍貴的老山參續命,方才將其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他娘因此越發看破紅塵,生下兒子未滿一年,便落發出家了。

孫伯伯又當爹、又當娘,經年累月積勞成疾,在無擇哥哥八歲那年也去了。”

懷川聞言,內心不由得升起一絲酸楚,不無感歎道:

“還真、真是個苦命之人,他學問大麼?以何、何為生計?”

“無擇哥哥雖然腦子有點笨,不過勤奮刻苦。學問麼,自然也是蠻好的。

這不正準備參加秋闈考試。至於生計嗎,僅靠幾畝薄田度日。

我說表弟,你問這許多做什麼?跟府衙審案似的。

好了,你問的,我已經答了。我問的,你還未告訴我呢?”

懷川瞥了他一眼,站起身,背剪雙手往外走,邊走邊道:“無、無可奉告。”

直氣得懷月在後麵一個勁跺腳。誰知洛懷川一出門,迎麵正碰上魏勝引著手拎食盒的懷婉向這麵走來。

一見他,頓時笑意盈盈道:

“二哥,我帶了娘特意與你做的撥心麵,你平素最愛吃了。”

懷川將妹妹讓到屋內,打開食盒,見是一碗拌著紅燒肉的涼麵。

吃起來既美味,又解暑。遂忍不住問道:

“這麵、麵勁道且不說,竟還有一股槐、槐花之味。”

“這是槐芽冷淘,娘早起親自摘的嫩槐樹芽,搗碎成泥後,再混合上麵粉、鹽和水製成素麵,以井水淘過才得的。

娘說店裏的吃食再好,總不如自家的爽口。”

幾句話說得懷川眼淚在眼圈打轉,不禁又想起了自己在現代的母親,也做得一手美味可口的涼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