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故國(2 / 2)

原來幾百年前在琉球列島上就有一個琉球國,國王“尚”氏。隋朝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訪求異俗,始至此國地界。萬濤間遠而望之,蟠旋蜿延,若虯浮水中,故因以名“琉虯”。後《隋書》中有《琉求傳》改稱其為“琉求”。到明朝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楊載攜帶詔書出使琉球,詔書中稱其為琉球。從此“琉球”就成為正式名稱。

1609年琉球國遭日本侵略,直至1879年日本向琉球秘密派出軍警人員,采取突然行動,在首裏城向琉球王代理今歸仁王子命令交出政權。隨後日本宣布“廢琉置縣”,即將琉球國改為衝繩縣。隨即大肆搶掠清琉往來的文書、文物和寶印,以及琉球國的政府檔案,企圖銷毀和隱匿曆史見證。並強迫琉球尚泰王等前去日本。琉球王國仍拚死反抗,發出血淚抗議,並曾秘密派官員赴天津謁見李鴻章,請求大清國“盡逐日兵出境”。清政府也據理與日本力爭過,但終究因為國力日衰,未能派兵援助琉球。當時,琉球國陳情通事林世功還在北京壯烈自殺,以死抗議日本侵略,請求大清國出兵。然而“自為一國”的琉球還是生生被日本滅絕了社稷!琉球國正式被並入日本版圖。至於後來二戰日本戰敗,琉球歸屬問題雖幾經波折,但終究沒改變“衝繩縣”的命運。

甲午戰爭之前琉球人反抗運動此起彼伏,這高屋家族是琉球土著,高屋敬一的祖父高屋毅日思夜想的就是如何趕走日本人恢複故國、保尚氏重登王位。琉球本就是小國寡民,經年的反抗運動更使得琉球土著傷亡殆盡,沒死的還有不少跑到了大清國,高屋毅勢單力孤,一時苦無良策。

正在一籌莫展之時有位朋友送來一本古書,說是他家傳家之寶,讓高屋毅好好讀一讀,也許對複國有些幫助。高屋毅讀了幾頁就大吃一驚,這書上記載的都是些聞所未聞奇談怪事、神鬼法術。讀來讀去發現書中有一章名為《亂國》,說的是國之將亡必然妖孽叢生,日本安平時代幕府專權、王室暗弱致百鬼夜行。其實反之亦然,如有凶靈、悍鬼作祟則國家必亂。

高屋毅讀到這裏好像見到了一絲光亮,繼續讀下去居然在這一章的末尾看到了名為“八鬼亂國”的法術。書中說如能在本國擒得八名凶靈惡鬼送去異國,這些惡鬼無法還鄉必然為禍該國,則其國必亡。高屋毅恍然大悟,這才明白了朋友送書來的原因。將本國鬼送去外國,外國必亡。那我把外國惡鬼弄到日本的話日本不就亡了嗎?就算日本不亡,舉國大亂之際不也正是我琉球複國的最好時機嗎?

高屋毅忙把送書的朋友請到家裏密談,朋友說書中雖然記載是“八鬼”,估計也隻是個形容,若真能弄來“惡鬼”的話我看一個、兩個的就足夠“禍”了日本。朋友又說這事他之前仔細盤算過,符合過世時間不算太久的、外國的,還要生前威名顯赫、麾下兵多將廣這麼多條件的,算來算去大明朝袁崇煥是最合適的人選了。這袁崇煥麾下關寧鐵騎舉世無雙,要能把他的鬼魂抓來日本,那關寧鐵騎自然是左右相隨,豈不是抓一個勝過八個?袁崇煥臨終有言“永鎮遼東”,你把他弄來日本他豈肯善罷甘休?這不正好“亂”日本一個實實在在?

高屋毅越聽朋友說得越有道理,下了決心要招袁崇煥顯靈。正趕上日本向亞洲諸國發動侵略戰爭,高屋毅一想這時候要是能做成“八鬼亂國”之法,日本可實在是內憂外患了,這可真是天賜良機。隨即應征從軍前往中國,又在日本重金禮聘了一位陰陽師,隻等召袁崇煥顯靈,就命這陰陽師抓了送回日本。

高屋毅隨部駐防新京,派下人去一打聽就找到了赫赫有名的鎮海真人。可是這高屋所謀之事實在無法明言,迫不得已之下就抓了海叔那當時隻有十歲的父親做人質,逼著老道招袁崇煥顯靈。接下來的事情就亂套了,老鎮海上戰報求來了袁崇煥麾下的鬼兵鬼將,長春城外一戰殺得人仰馬翻。高屋毅憑陰陽師舍命救出,終生沒能完成心願鬱鬱而終。

“其中的誤會高屋敬一都和兩位講清楚了。”高屋敬一又鞠躬道:“懇請兩位助我琉球複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