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鏽劍(2 / 2)

2006年6月4日吉林省的《新文化報》報導長春市綠園區青龍路附近一處正在挖掘下水管道的工地發現大量骨骸:“每一鍬下去,都會挖出泛黃的屍骨。挖了4天,怎麼也有幾千具!2日清晨,很多市民圍在長春市綠園區青龍路附近一處正在挖掘下水管道的工地,親眼目睹大量屍骨被挖出……”①

我站在長春火車站,眼中的“茶啊衝”卻已經沒有了憂傷。這被人冠以“東方好萊塢”的塞北名城放眼盡是繁華,燈紅酒綠、紙醉金迷。長春,一座健忘的天之城。

李紫怡說他男朋友馮嘉毅家是住在長春附近的一個縣,但我從沒來過長春,捉摸好歹先溜達溜達玩兩天,然後再去找他也不遲。隨便找了個快捷酒店,一百塊錢一天,先住下再說。

聽出租車司機講到了長春是一定要去看“偽皇宮”的,我去偽滿洲國康德皇帝溥儀的皇宮轉了轉,出來就又上了台出租車。

我問那司機道:“師傅,咱長春還有什麼地方可看啊?我外地來的,溜達溜達。”

“聽口音你也不是本地人。”司機師傅道:“今天周末啊,和平大世界古玩市場挺熱鬧,去看看不?”

古玩?我對那東西還真是一直沒什麼興趣。說沒興趣還不如說是沒錢,那東西可不是隨便一個窮老百姓就能玩的。

我還記得有個新聞,說抓了個貪官,他家有一處房子裝的全是別人送來的古玩,初步估計價值幾千萬。結果仔細一辨別,滿屋的假貨,愣是一件真的都沒有。這下那貪官還有理了,說你看我受賄的都是假貨,根本不值那麼多錢,可不能判我那麼重。

“好,就看看去吧。”我心說左右也沒事,就去溜達溜達。咱買不起也分不清真假,看看總是不要錢吧?

和平大世界四樓,這古玩市場可實在不小,人頭攢動擠擠擦擦。有小店麵、有櫃台,還有地攤,真假古董琳琅滿目,我信馬由韁在市場裏東看看西瞧瞧。

角落裏有一家小店,隔著玻璃往裏一望除了個老頭坐在那裏看報紙沒有其他客人。不錯,圖個清靜,我推門進店隨便看看。店裏擺的多數是瓷器,有幾個一人高的大花瓶。展櫃裏有些小件的瓷器,看了看到像是古物,我卻辨不出是真是假。

老頭戴著花鏡,聽有人進屋就抬頭看了我一眼。估計看我這20多歲也不像買主,沒理我繼續看他的報紙。

我看著看著忽然發現在一個展櫃裏放著一口寶劍,劍柄老舊,劍鞘卻略顯華麗,一眼看過去不太般配。這寶劍就像有磁力一樣,緊緊的吸住了我的目光,或者說是整個吸住了我這個人,我居然邁不開腳步離開。

“大爺,我能看看這劍嗎?”我問那店主老頭。

“哦,看看吧。”老頭放下報紙,走過來打開展櫃取過寶劍交到我手裏“這是把清末的劍,劍鞘是後配的。”

我拿過寶劍,“酥”一下半邊身子發麻。奇怪了,難不成這劍有電?我嘩啦一聲拔劍在手,卻多少有些失望。這劍沒什麼涼氣逼人,也沒有武俠小說中說的劍出鞘就像打了兩道閃電。劍刃鏽跡斑駁,細看劍身離劍柄不遠處刻著“鎮海”二字。

“這劍多少錢大爺?”我不知為什麼,對這把破劍十分感興趣,就像是遇見了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緣分?

“看上這把劍了?”老頭眼睛一亮,搖頭晃腦道:“這劍可有些來曆。”

我心說什麼來曆啊?我看上了就有來曆了,還不是想多要點錢?

想罷我隨口問道:“什麼來曆?您老給說說唄。”

“偽滿那會兒咱長春城外突然出了個天坑。”老頭道:“第二天有人在天坑邊上撿到的這把寶劍,這七八十年幾經轉手就到了我這兒。”

“您老真會開玩笑,這也叫來曆?”我撇嘴道:“我還以為在什麼古墓裏挖的,或者是什麼名人用過的呢,鬧了半天在坑邊撿的,弄不好就是誰掉在那兒了,和天坑都沒關係。”

“嘿嘿,小夥子說的有點道理。”老頭笑道:“隻是過手之人都講過這段來曆,我也就說給你聽聽。這寶劍年頭不遠,也不是什麼大師經手的上品,就一萬塊吧。”

①文中相關史料均引述自公開的正規出版物、電子出版物,不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