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地仙之祖傳承(1 / 3)

第1章 地仙之祖傳承

赤荒原北部,東西走向的烏雲嶺如同一條蒼龍,橫臥在赤紅色的荒原上。

地如其名,赤荒原的特點就是“荒”。

整個赤荒原上難見草木,靈氣稀薄,也就隻有烏雲嶺上草木茂盛。

發源於山間的溪流,孕育出了一片片肥沃的綠洲,養育了不少的人族。

烏雲嶺西北部,有一座小山頭,名為玉津山。

半山腰上有一片平地,上麵開辟出了幾畝靈田。

靈田中心處,是一口直徑三尺有餘的水井。

劉元辰從井中打出一桶水,隻見桶中井水籠罩著一層層淡淡的霧氣。

他一隻手放入桶中,碧光一閃而逝,水中就多了一絲碧綠色流光。

隨手拿起一個瓢,從桶中舀水,澆灌靈田中的幾株靈藥幼苗。

一瓢水下去,那些本來有些蔫吧的幼苗,葉片頓時支棱了起來。

正在此時,一名身穿青色道袍的青年來到這片平地上。

他朝少年喊道:“劉師弟,今年的收成該上交了。”

劉元辰放下鋤頭,走到來人跟前,拱手行禮道:“見過張師兄。”

張景誠擺了擺手:“跟我還這麼客氣,今年收成如何?”

劉元辰答道:“今年共收獲金絲米兩百七十斤,赤黍兩百三十斤。”

金絲米和赤黍都是靈穀,也就是含有靈力的穀物,可以算是最低級的修煉資源。

在靈氣充裕的地方,靈穀一年三熟甚至四熟。

但玉津山靈氣枯竭,隻靠一眼有些靈氣的水井維持,一年隻能種一季。

若是種得多了,會造成靈田土壤退化。

張景誠臉上有了笑容:“劉師弟,你的神農術大有長進啊!

自從玉津山靈泉枯竭,隻剩一口有些靈氣的水井,靈田的收成逐年下降。

我記得三年前金絲米的產量僅有兩百斤左右,赤黍的產量也就一百七八十斤。

你才來這裏三年時間,就將靈穀的產量提高這麼多。

若是讓你掌管鬆雲峰的藥田,恐怕一年能讓宗門多賺幾千靈石。”

劉元辰笑道:“張師兄謬讚了,咱們青丹宗以神農術和煉丹術聞名,宗內高明的靈藥師和煉丹師極多。

小弟也隻是恰好有點神農術的天賦,主要還是靠苦力。

讓我打理大片藥田,我可沒那個本事。”

張景誠看了看他黝黑的麵龐,以及身上塊塊隆起的肌肉,顯然是經常在大太陽底下幹氣力活。

“當年伱明明可以留在山門內當個靈藥師,隨便打理一番靈田,一個月就能拿五六塊靈石,何苦來這玉津山?”

劉元辰苦笑道:“我的情況你也知道,東陽劉家的遠支子弟,又隻覺醒了丙等中品仙種。

現在快十八歲了,隻有養氣四層修為。

在家族那邊不受重視,宗門裏的劉家主脈子弟也不把我當回事。

沒有足夠的資源,苦修一輩子,也頂多是個養氣九層修為。

想要突破氣海境,那是萬萬沒有希望的。”

所謂仙種,就是人族修士吸收煉化天地靈氣的媒介。

人族本身不能吸收天地靈氣,有少數人的眉心識海中,會天生帶有一股特殊的能量。

擁有這種特殊能量的人,可以吸收煉化天地靈氣,踏上修仙路。

因此,這股特殊能量被稱為仙種。

仙種並無實體,但會顯化出各種形態,鳥獸、草木、器物等,不一而足。

養氣境是修仙的第一個大境界,前四個境界分別是養氣、氣海、凝元、靈台。

在養氣境界之前,還有一個打基礎的煉精境界。

隻是煉精境界不涉及仙種和靈氣,沒有仙種的凡人都可以修煉,一般不將其算作修仙的境界。

青丹宗的開山祖師,就是靈台境高手。

後來,青丹宗再也沒有人能突破靈台境,現在宗門內最頂尖的高手,也就是凝元境。

至於劉家,最強的太上長老,也隻是氣海境中期,連凝元境的邊都沒摸到。

身具不入流仙種的修士,沒有奇遇的話,幾乎不可能突破氣海境。

劉元辰這個丙等中品仙種,突破氣海境的希望倒是有一些,隻是需要不少靈物輔助。

這樣的天賦,在貧瘠的赤荒原上,不會有任何一個勢力願意培養,資源全靠自己。

劉元辰長歎一聲:“山門那邊掌管藥園的管事是陳家的人,劉家與陳家可是老冤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