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緬懷(1 / 3)

[[[CP|W:400|H:317|A:L|U:9.jpg]]](一)

她就坐在這片湖的旁邊。像上帝坐在空蕩蕩的天堂。

坐下的地方是附近的農民用鐵鍬挖的河岸,一節一節像台階一樣。有一半的水麵長滿水花生,另一半則是空的水域。長滿水花生的半邊是在她坐下的這一側。沒有夏天那麼茂盛濃綠,根莖部變成紫紅色,消瘦且性感。開滿白色小花。

而她麵前大概一平米的小塊水域卻沒有水花生生長。附近長著莊稼的人們會在這取水澆地。幾十條小魚在這小塊空且淺的水域遊了一整個下午。

魚的生長真是件寂寞的事。小塊的天地,來回遊蕩,覓食。和大部分的人一樣。

湖的對岸是一片蘆葦,已是秋季,但沒完全枯黃,很多葉子泛出深綠色。蘆葦叢中有一棵小樹,她見到過這種樹長大的樣子。但這棵長在蘆葦叢中的小樹看上去永遠長不大。

沒有同類,它忘記生長。

小樹旁邊還有棵開黃花的植物。花朵穗狀。以前沒見過,不知道名字。後來又發現周圍很多地方都有。為什麼以前都沒發現。暗自責怪自己的粗心。

蘆葦蕩的旁邊是一小塊稻田。金黃色的稻穗。秸稈的綠色裏也透露出喜悅的金色。

與這個陰天很不相稱。

稻田的北麵還是蘆葦。

蘆葦的北麵是葡萄園。看不到葡萄的枝蔓。隻看到支撐它們的一排排白色水泥柱。即使冬季枝蔓枯死,那些沒有生命的家夥還是立在原地。等待夏至。

葡萄園北麵是人們的白色房屋,紅色屋頂。錯雜。很多樹木高出屋頂很多,看不到那些樹上是否停有飛鳥。隻有近處草叢裏蟲子鳴叫。

再遠處是高壓線。很多地方的視野都以這種東西了結。

再遠處是她再也看不到的遠方。隻有風和夢可以到達。

她的這一側湖邊是一片荒草。有的隻到腳脖那麼高。有的可到腰部。

這片湖是在是在一個小土坡下麵。土坡上麵是公路。一條沒修好的公路,但又沒有人繼續修了。本應是綠化帶的地方都是荒草。道路無比寬敞。極少的車輛經過。卡車,拖拉機。有幾輛個子高的卡車,她能看到車頂。卻不知道他們滿載的是什麼貨物去什麼地方。拖拉機的聲音在這塊荒蕪的土地上自由高歌。一切聲響顯得卑微。風吹草木聲,遊魚戲水聲,稻子熟透無人收割的焦急呐喊。

她是它們唯一的傾聽者。或許不是,它們彼此傾聽。

在這方麵人類顯得無能。

要下雨了,天看不出任何表情。可從湖麵能看出來。

行香總是這樣從學校來到這個城市的郊區或農村。晴天,陰天,甚至暴雨。上午,下午,甚至晚上。坐城鄉公交,騎自行車,甚至步行。有時是因為在學校無事可做,有時是拋下很多重要的事,課程,考試,班會。

但總是一個人。今天是陰天。和很多時候一樣,她今天沒有情緒。快樂,悲傷,都不是。這些情緒已經離她越來越遠。

大學的這段時間她幾乎走遍了這座城市所有邊緣的地方。隻有偶爾到這些地方行走,才能使她繼續留在這座城市的大學裏,生活得以繼續。

這片湖是她今天的收獲。

天黑之前必須回去,學校裏有人等著她一起吃晚飯。

在行香看來,程西有時候會是負擔。但不是因為厭惡,隻是天生需要比別人更多獨處的時間。

他們一起活在當下的日子裏,行香卻總還是懷念過去,而總是忽略現有的生活。

不是對現實的不滿,隻是習慣。這樣的習慣,往往會使她身邊的一切,都很快變成過往。

(二)

是家門前一條狹長的小路。行香推著媽媽剛給買的自行車,跟在媽媽身後。行香剛上初一。初秋最早落地的葉子在嶄新的車輪底下發出清脆的聲響。路邊蒼青色的野草,露水消退的細長葉脈上會泛出一層喜悅的光澤。

九月早晨的陽光把村莊照得異常溫暖,清新。像亮著燈的天堂。是行香生長的村莊。但她馬上要到七八裏地之外的另一個村的初中念書。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小孩都是念的自己米林村的米林初中。可媽媽要她去念附近最好的古玉初中。媽媽說那裏的老師可以教會她更多道理,她便去了。並不是要懂得什麼道理,隻是順從媽媽。

村裏到古玉初中念書的還有程西。

很小的時候行香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村裏的孩子都姓林,而自己姓何,當然還有弟弟蘇辛。

直到小學上小學時的一年暑假,村裏又來了一個姓程的小男孩。

行香已經記不起當時程西的舅舅拉著程西的是哪隻手,又用哪隻手拎著他簡單的行李。忘了當時和南華,夢玲他們玩的是什麼遊戲。忘了程西第一次出現在他們麵前時程西的表情,是驕傲的,不屑一顧的,還是難過的,怯弱的。隻記得自己盯著那個和自己年紀相仿穿著得體的男孩看了好久。還記得那時候是黃昏。夏日的晚霞在一片小樹林後麵鋪展開來。耳朵裏似乎還有河裏鴨子的叫聲。

終於到了程西家門口。準確的是程西舅舅家門口。

雖然是鄰裏,但從未跟這個孤僻的男孩說過一句話。他一直把自己關在舅舅家的屋子裏。行香心裏忐忑。

程西去上學了嗎?媽媽把頭伸進屋內,身體仍留在門外。是個拘謹的女人。

程西推著車從屋子裏出來。臉上是一點禮貌的微笑。陽光照著他稚氣的臉,黑色連帽運動T恤,米白色的帆布鞋。

行香轉過頭看路邊河坎上的紫茉莉。這種傍晚才會完全盛開的紅色小花。早晨顯現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程西,行香跟在你後麵騎,你可別騎太快。她還不認識路。媽媽央求的口氣裏帶著些許命令。

知道了,阿姨。程西應了一聲跨上車走了。

媽媽催促行香快跟上。程西,中午放學等行香一起走,別忘了。媽媽竟不放心的跟在後麵嘮叨起來。行香,你放學找程西一起走、、、、

程西到這個村子以來和行香沒有過任何交談。和其他任何的孩子都沒有交談。程西自己知道並不是因為孤僻,隻是不知道如何開口,無助。

於是程西便有他自己的世界。行香從小就是個野孩子,弟弟也是,媽媽對此並不管製。程西和行香之間有條明顯的界限,清晰明了。可又有一條繩索開始在無形之中生長,等到那根繩索一日終於能觸及他們二人,才發現原來連接他們兩個世界的繩索其實並不長。

行香是孩子堆裏長大的孩子。

程西是獨自長大的孩子。但有一模一樣的孤獨。懼怕寒冷。

(三)

鏽跡斑駁的大鐵門佇立在兩側的水泥石柱中間。大門麵向西邊。水泥柱用石灰水塗成白色,左側紅漆塗寫的“古玉初級中學”的字樣分外明顯。

這就是行香和程西一起的初中。也是行香見過的最小但最獨特美麗的校園。

進校門就是學校的中心路,從校門一直向東延伸。一直到學校最東側的楊樹林,楊樹林的東邊是沿崗河。河流可省下在東麵砌圍牆的磚塊。

最靠近校門的是藍色鐵皮頂子車棚,在中心路南側,地上是石灰塊劃的白線,劃定各班級的停車範圍。

再往前是花壇,總共八個,四四對列在中心路兩側。花壇裏是麥門冬和一些四季漸次開放的草花。

中心路的南側是用石灰水粉刷的白色教室,時日久遠,牆體泛黃,三個三個聯成一棟。總共四棟。

每棟教室和花壇之間都有一塊菜地,各班分得一小塊,每周都有勞動日,種植青菜。

白色的一整排教室前麵是冬青圍成的兩個大花園。薔薇,月季,雪鬆,虞美人,各種灌木。花園南側是操場,黑色的煤渣跑道,凹凸不平的籃球場,下雨天就有無數水塘。唯一的體育器材是操場西南角的雙杠,雙杠旁邊還有一棵雪鬆。

操場一圈的南圍牆有幾個洞,大一點的洞學生可以自由出入。圍牆外是一戶養蜂的人家。春天會有很多蜜蜂飛到操場上。行香問過程西,蜜蜂是從那些洞飛進來的還是越過牆頭飛進來的。

中心路的北側從西向東依次是實驗室,教師辦公室,音樂教室。每個建築之間隔幾米遠的距離。

實驗室是供鄉裏縣裏領導參觀的,牆體被粉刷成黃藍兩色,是學校顯眼且得意的建築。

教師辦公室前的電線杆上掛著一個銅鈴。學校靠老師敲響銅鈴傳遞上下課的信息。當然總會有調皮的學生惡作劇。

音樂教室的長桌長椅有村裏教堂的感覺,在裏麵學習口琴和豎笛,通常是兩個班合上。剛上初一的班級有音樂課,初二初三便停止。

音樂教室前的兩顆雪鬆被圈進水泥砌成的花壇裏,從夏到秋紫茉莉開滿花壇。

教師辦公室和音樂教師後是花園,花園後是教師宿舍,教師宿舍後是菜地,歸教師私人所有。菜地後是學校北麵的圍牆。

這個學校有兩個廁所,一個在學校的最東邊,楊樹林南邊。一個在教師宿舍後麵,傳說哪個廁所裏吊死過一個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