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文聘采用了韓玄的計策,借助其弟韓浩的力量,打開了長沙城,一舉攻破黃家兵團。黃忠等人無奈逃出了城。而石廣元則在混亂中不知所蹤。
黃忠等人一路奔逃,離城約有五十裏,見追兵漸漸沒了蹤影,這才停下來喘口氣。清點了一下人馬,隻有不到三千人,好在大家在逃跑時,很多士兵都有戰馬,現在的馬匹到也有近八百匹,勉強可以組成一個小騎兵團了,而且士兵有傷的也不多。黃忠、劉磬、魏延、黃敘都在,隻是少了石廣元,大家心知肚明,都是心情不好,隻是默默地坐在一邊休息。
良久,黃敘問道:“父親,如今我們該上哪去?”
黃忠現在的精神稍微好了些,他與劉磬對望一眼,說道:“老弟,你有什麼看法?唉,這次真是連累你了。”
“大哥這話就見外了。如今,荊南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文聘的大軍還不足以進行地毯式的搜索。有我在,我想荊南各郡也不會輕易發兵。隻是老哥你以後的打算是什麼?”
“父親,我們可以投奔別的勢力啊。”黃敘一下子來了精神。
“哦?那你認為我們該投奔誰呢?”黃忠問道。
“這個,目前和我們比較近的諸侯有西蜀的劉璋和江東的孫策。我們可以選擇一個。劉璋和我們沒有什麼往來,孫策去年冬天曾向我們示好,我想現在去投奔應該沒有問題,所以我覺得還是孫策吧。”
“你說的輕鬆。孫策對我們示好不過是認為在他進攻荊州的時候,可以讓我們牽製荊南,以便他進攻。哪裏是什麼好心。隻怕他得到荊州,回頭第一個就是要吃掉我們。再說了,就算是接受我們這些人,你想想,從這裏到江東,我們勢必要經過江夏,還要走很長一段水路,你認為就我們這三千人能和黃祖數萬大軍抗衡嗎?而且是在水上作戰。”
“這個……”黃敘聽了父親的話,頓時冷汗直冒。“那我們怎麼辦?”
“劉璋?他會收留我們嗎?”劉磬說道。
“大人,我看不會。”說話的是魏延。
“哦?文長,你為何這麼說。”黃忠頗為奇怪。
“據我所知,自從劉璋繼承其父成為益州牧之後,一直以來,除了對漢中的幾次戰鬥之後,再也沒有任何作為。而且這段時間,西蜀因為劉璋的暗弱,已經沒有先前的繁榮,相反出現了無數的災民、怨民。這種混亂的時候,他又怎麼會接受我們,而與荊州交惡呢。這樣是自找麻煩啊。”
“你說的也有道理。可是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我們在這等死啊。”黃敘說道,“幹脆我們殺回去,和文聘拚了。”
“行了,敘兒,少安毋躁。我想,我們不妨去投奔汝南。”黃忠緩緩地說道。
“什麼?老哥,你瘋了,從這裏到汝南,路上重重關卡,我們這點人馬,根本無法通過啊。再說了,宇文楓與我們叫交戰多次,又怎麼會接受我們的投誠。”
“不,他會同意的。其實,我早有此意了。當初在宛城一戰,汝南宇文楓就曾對我示好,希望我能歸順。但是那時侯大家立場不同,我自然不會同意。如今我們命懸一線,四麵楚歌,汝南兵強馬壯,頗為富饒,在這個亂世,也算是一片樂土。那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我想過了,我們隻要突破了江陵,就可以一路無阻到麥城。我們不必強行經過襄陽以及鄧、樊,那條路就我們現在的實力根本沒有任何勝算。”
“那父親的意思是?”黃敘自小在荊州長大,荊州這點地方,早已了如指掌。此刻也似乎知道了黃忠所說的路線。
“我認為,到了麥城後,便直接渡過襄江,向新野方向進兵。這樣可以避免襄陽和鄧、樊一線。”
“如此說來,隻要到了安樂,就沒什麼好擔憂的了。”
“老弟,你呢,也一起去吧。”
“這個,好吧。”劉磬若有所思。
這樣,黃忠一軍明確了方向,一行三千人向江陵而來。
卻說文聘得了長沙之後,出榜安民,對城內毀壞的設施進行修補,同時派出斥候騎兵去探察黃忠敗軍的動向。
數日後,從傳來的消息看來,黃忠一行人竟然是向江陵去了。這把文聘給嚇了一跳,黃忠不考慮逃走或者是投奔其他的諸侯,怎麼反而北上了?難道是認為我大軍在此,襄陽空虛了?這也太離譜了吧。
左思右想,突然想到,不對,唯一的可能就是黃忠是要去汝南。不好了,如果這樣,一旦他到了汝南,隻怕隨後宇文楓的大軍就來打荊州了。到時候可沒有把握抵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