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江 東 之 變(1 / 2)

精甲鐵騎所向無敵,黃家兵團的騎兵瞬間已經死傷過半,後麵的步兵團更是抵擋不住強大的騎兵衝鋒。很快就陷入了混亂。

宇文楓之前已經隱隱覺得黃忠和荊州達成的秘密協議肯定是極為重要,而且其條件也肯定不會低,極有可能牽涉到荊州的權利之爭。以劉表的為人,雖然不至於對外擴張,但是內部權利被人瓜分,是絕對不允許的。再加上荊州方麵,豪門眾多,戰後,黃家的利益、荊州的利益、各大勢力的利益必然會產生激烈的碰撞。宇文楓當然不希望現在就過多的削弱黃家兵團的實力。否則,無論黃忠是在此歸順汝南,還是沒有歸順,日後在荊州的勢力之爭,都會極大的削弱黃忠的實力。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在精甲鐵騎進行了一次衝鋒以後,宇文楓下令精甲鐵騎後退,此時黃家兵團已經死傷五百餘人。宇文楓說道:“黃將軍,你還要讓你的兵團作無謂的犧牲嗎?”

黃忠看著自己的兵團,僅僅一次衝鋒就損失了近十分之一的力量,心中真是疼的滴血了,臉色自然也不會好看。沉聲說道:“宇文將軍的好意,在下心領了。隻是兩軍交戰,豈能如此就認輸,我以後還有何顏麵去見荊州父老。”

宇文楓說道:“將軍未免目光短淺了。以將軍目前的這點實力,想退我汝南大軍,隻怕是比登天還難了。將軍此行是為救回貴公子,如今既然目的已經達到,又為何還要這樣逞匹夫之勇?荊州一戰,如果說荊州被我和孫策兩家的聯軍拿下了,將軍的去向自然尚需思量,但是如果荊州保全,將軍隻怕就要麵對各方的壓力了吧,屆時如果將軍沒有足夠的實力,還怎麼繼續稱霸荊襄呢?”

黃忠默然不語。良久,說道:“宇文將軍,智勇過人,在下佩服。今日一戰,我黃忠敗得心服口服。撤兵!”

宇文楓看著黃忠軍團漸漸遠去,對諸將說道:“黃忠一軍銳氣已喪,對我軍已經構不成威脅。我料此後黃忠也不會輕易出戰了,或許就此撤退也說不定。各位守好各自的營寨。對了,派人知會孫策,就說我軍即將拿下鄧、樊一線,希望孫策的兵馬能夠遙相呼應。給他一點壓力也是好的。”

而此時的江夏,孫策正與黃祖打得如火如荼。黃祖得劉琦的援軍,士氣大增,死死抵擋住了孫策對江夏城的一撥又一撥攻勢。孫策見久攻不下,火冒三丈,帶著百餘親兵,作為先頭部隊親自攻城。江東人馬頓時士氣大震,大小將士無不拚命向前。爭先上城者不計其數。荊州見了如此氣勢,早就嚇地腿軟,再也守不住了。黃祖眼見大勢已去。隻好撤出人馬,向夏口退去。水軍大將蘇飛斷後,正遇孫策,蘇飛抖擻精神,提槍來戰,孫策大吼一聲,聲如巨雷,蘇飛嚇得手腳俱軟,周圍幾個士兵竟然活生生地被震死。孫策一槍刺出,把蘇飛捅飛出五六米。江東士卒一湧而上,險些生擒過去,幸虧手下親兵死命救回。荊州水軍被周瑜堵在水寨內,衝突不出,半數投降。江東人馬在孫策的帶領下大獲全勝。人馬休整三日,大犒三軍。

數日後,汝南軍使者到,講明宇文楓已經擊敗黃忠軍團,即將攻下鄧、樊,希望孫策亦速速進兵,兩方相互呼應。孫策自然滿口答應,下令士兵好生招呼使者,自己馬上召集眾人,商議下一步的進軍計策。

周瑜得知汝南軍即將攻破鄧、樊二城,大驚失色,說道:“伯符,倘若汝南先攻破樊城,則襄陽以北盡落入宇文楓之手矣。倘若襄陽再破,汝南軍便可長驅直入,直接進攻江陵。屆時由南向北,再無抵抗矣。我軍雖然已經攻占江夏,但是黃祖的主力仍在,夏口、漢陽、石陽三城形成一個三角地帶,想要攻破絕非易事。更何況我們進攻江陵時,還要時刻注意荊南的援軍。宇文楓就沒有這些顧忌。如果被汝南軍先拿下了江陵,則我們日後進軍西蜀的計劃,將成為泡影,我軍若再要對外擴張,就難免要和宇文楓撕破臉皮,這樣對我們極為不利。”

孫策沉思許久,說道:“公瑾,倘若此時我軍繞道荊南,自洞庭湖北上進攻如何?”

“這,或許可以一試,但是這樣太過冒險,荊南諸郡的實力我們並不清楚,倘若貿然深入,隻怕反而陷入了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