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長 沙 猛 將(1 / 2)

蔡瑁丟了宛城以後,駐守在鄧城,與鄧城略北一些的安眾、郟下二城結為犄角之勢,鄧城現有原駐軍、宛城軍、蔡瑁帶來的人馬等等共計三萬人,安眾、郟下二城原有駐軍兩千,蔡瑁為了加強防守,現在亦增加到五千人,兵力上雖然已經與汝南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如果隻是堅守不出,憑借城牆的優勢,抵擋汝南軍半個多月還是很有把握的。

而宇文楓在宛城一邊休整,一邊打探荊州動靜。現在文聘重傷,已經回襄陽養病,暫時是不會在征戰了。蔡瑁在鄧城加強了防守,更與安眾、郟下形成犄角之勢,而且兵力也不少,到也頗為棘手。唯一的辦法就是誘敵出戰,再尋找破綻。奈何蔡瑁得了劉表的死命令,鄧城丟了就罷官,樊城丟了可是要丟小命的,他哪敢再貿然出擊。所以無論宇文楓怎麼派人搦戰或是命小隊士兵漫罵,蔡瑁就是不出。而安眾、郟下兩個小城就更不用說了,宇文楓本想先打下這兩個城,由擔心被其他二城夾擊,雖然自己不怕荊州軍的攻擊,但是隻怕傷亡會比較大。畢竟現在對荊州的戰爭才剛剛開始,每一份戰鬥力都是極為寶貴的。

卻說江夏黃祖與孫策的戰鬥亦是連戰連敗。孫策大軍十萬,水陸並進,三江口一戰,統領水軍的大將周瑜指揮三萬水軍,與黃祖水軍將領蘇飛、鄧龍大戰,周瑜、黃蓋、蔣欽等人三路齊攻,鄧龍被黃蓋斬殺於江中,蘇飛帶著殘兵退回江夏水寨,緊守不出。周瑜利用火攻,燒毀江夏水寨的外圍據點,蘇飛見守不住了,急忙退回江夏城。而陸路,孫策大軍於武昌附近擊破黃祖大軍,黃祖副將呂公被孫策殺死,報了當年呂公射殺其父孫堅之仇。黃祖抵擋不住,亦退回江夏城,與蘇飛合兵一處,向劉表求救。劉表無奈,隻好再命劉琦率領水軍,王威率領陸軍進駐夏口,協助黃祖防守。總算是暫時遏止住了江東人馬的進軍勢頭,畢竟荊州水軍的戰鬥力還是頗為可觀的。

而劉磬得知黃祖交戰不力,他雖然與黃祖關係一般,二人又是荊州三大派係中兩個派係的核心。但是此時為了保全荊州,這些也顧不上了。他正準備調集荊南四郡的人馬,北上相助,正好劉表派人送來了書信,簡單敘述了一下荊北的戰事,要他請黃忠擔任鄧、樊一線的主將,抵擋宇文楓。劉磬頗感驚訝,沒想到這次兩家的兵力如此了得,竟然要動用到地方上豪強武裝了。當下來長沙找黃忠。

長沙城,荊南重鎮。傳說古人觀察天空,見星辰成環繞拱護的形狀,認為一定有尊貴的星辰居於最尊貴的位置統領群星。於是他們分周天星為28宿,又按星宿分野,南方朱雀七宿中的“輪宿”──“長沙”星對應的這片地方就叫長沙,因而長沙又有“星沙”之雅稱。江東孫堅曾為長沙太守,後孫堅死,孫策將基業遷往廬江一帶,荊南隨後被劉表占領。長沙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城市,但是北部無險可守,所以城中的軍事力量也頗為強大,以此來彌補不足。地方勢力的人馬亦不在少數,黃家正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支。

黃家隻是近些年才搬至長沙,原為南陽豪族,因為中原戰亂太多,豪族勢力受到多方牽製,所以幹脆搬到了南方。僅僅十多年,就在勢力眾多的長沙成為一方翹楚,不得不承認黃家的實力之強悍以及外交手段的高明。家主黃忠,字漢升,年約四十,正是壯年,生有一子,名敘,盡得黃忠真傳,隻是自幼得病,身體一直不適,後得神醫華佗醫治,才漸漸恢複。雖然年僅二十,但是幾年鍛煉下來,如今亦已經是黃家的中流砥柱之一。

此外,黃家擁有自己的私兵近三千人,弓馬嫻熟,裝備精良,當然這其中,劉磬的幫助是不得不提的。劉磬認識黃忠多年,二人乃生死之交,黃家到長沙後,打破了地方勢力的平衡,遭到長沙十多個豪門的壓製、圍攻,黃忠不願妥協,幹脆召集人馬,在長沙城下與十多家勢力的聯軍大戰,黃忠大顯神威,斬殺敵人無數,此後名揚荊州。劉表擔心黃忠坐大,便想派兵鎮壓,劉磬深知黃忠為人,決不會造反自立,便以“毀之不如利用之”的借口成功勸阻劉表。劉表依仗劉磬的地方甚多,也就讓黃忠發展,隻要不過分膨脹就不去幹涉。此後,劉磬多次幫助黃忠解決在荊州的糾紛以及與荊州官員的矛盾,並幫助黃忠組建、武裝兵團。長沙的地方勢力見黃忠實力強,後台硬,也隻好默許了他的存在,並逐漸發展為長沙第一勢力。當然,劉磬如果有什麼難處,黃忠也會全力幫助。二人的關係也是親如兄弟。

劉磬來到黃家,他與黃家上下早已熟識,也不用通報,徑自進入府中來找黃忠。黃忠此時正在後花園練功,隻見一人高大威猛,長髯已微白,手持一柄巨型大刀,刀為深黑色,但是其中隱隱透出紅光,竟然是用玄鐵打造。這正是黃忠的仙兵──玄鐵刀。其子黃敘看到劉磬,正要打招呼,劉磬向黃忠努了努嘴,搖頭製止,隻是在一旁靜靜看著黃忠練武,他亦頗懂武藝,見黃忠大刀上下飛舞,破綻極少,氣息收方自如,已是一流高手的境界,心下暗自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