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會不會有一天,我也像卿元一樣落寞,一樣的與他緣分已盡,會的,一定會的,我是烏雅氏的長女,少奇將軍的妹妹,先帝親封的和碩子辰格格,隻怕是早與晚之間的差別罷。大清開朝以來,十七歲以下的女子須待字閨中,等待麵聖,切不可自有婚約,哪怕是王爺,也許是皇上親指的才是。我突然想起了什麼,抓著他的肩道:“姐姐先別急,玄飛還有些日子,況且姐姐年歲尚且不足,我去求了老爺子,指了曆紋,曆柔,登了上去也未必不可,好歹的也是庶格格。
卿元搖搖頭,然後我聽見她說;“辰兒,沒用了,我可不是進宮為妃的,而是是皇上太後親指的皇後啊”
皇後,確實,卿元這夢碎的徹底,無法挽回,尋遍了朝野,家室最好的,便是卿元了,赫舍裏氏嫡出的哥哥,輔政王索尼的孫女,領侍內衛葛布喇之女,要說入選也是情理之中。我的家室固然尊貴,卻是少了輔政王這一層加上年齡還小當是不入宮的。康熙四年,並不是選秀之年,按理說,總該是明年,卿元說當今皇上的後宮裏,內寵頗多,絕大多數隻當是湊數罷了。(2)
她就這麼落寞的坐著,我不知道該怎麼勸她,或者說我的心裏也是很亂的,現在是她,也許下一個就是我,美人如花隔雲端,長相思和長相守注定不可同時存在。
窗外,雪又開始下起,我生起地爐,卿元的情緒也好了些。我從檀木的食盒裏拿出珍珠軟糕,遞給她,輕聲問道:“姐姐打算怎麼辦?”
卿元剛想伸手推盤,卻又兀自愣了愣,拿過一塊,流著淚,咬了一小口:“怎麼辦?還能如何,八旗家的女子想過選秀這關,怕是比登天還難。小葉紫檀素有保溫之效,她看著仍有些餘熱的軟糕怔怔的出神,卿元拿的這一塊,正是刻著並蒂蓮花的河圖。並蒂,鴛鴦,怕是又惹她傷心了。
注釋:
(1)長相思:
長相思·其一 李白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淒淒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歎。
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地遠魂飛苦,
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譯文:
長相思嗬長相思,我們相思在長安,秋天蟋蟀常悲鳴,聲聲出自金井闌。薄霜淒淒送寒氣,竹席已覺生涼寒;夜裏想她魂欲斷,孤燈伴我昏暗暗。卷起窗簾望明月,對月徒然獨長歎;如花似玉美人嗬,仿佛相隔在雲端!青青冥冥嗬,上是無邊無垠的藍天,清水渺渺嗬,下是浩浩湯湯的波瀾。天長長來地迢迢,靈魂飛越多辛苦;關山重重相阻隔,夢魂相見也艱難。長相思嗬長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
李白五七言歌行往往逞足筆力,寫得豪邁奔放,但他也有一些詩篇能在豪放飄逸的同時兼有含蓄的思致。像組詩《長相思二首》,大約是他離開長安後於沉思中回憶過往情緒之作,就屬於這樣的作品。“長相思”本漢代詩中語(如《古詩》:“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劄。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六朝詩人多以名篇(如陳後主、徐陵、江總等均有作),並以“長相思”發端,屬樂府《雜曲歌辭》。現存歌辭多寫思婦之怨。李白此二首詩即擬其格而別有寄寓,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大創新。第一首詩大致可分兩段。第一段從篇首至“美人如花隔雲端”,寫詩中人“在長安”的相思苦情。以下直到篇末便是第二段,緊承“美人如花隔雲端”句,寫一場夢遊式的追求。第二首寫婦女對從征戍邊的丈夫的思念。開頭兩句,描繪春夜的美景;接著寫女主人公鼓瑟彈琴以解悶,表達對丈夫的思念之情;然思念成空,淚如泉湧;結尾含蓄而雋永。全詩塑造了一個感情熱烈而又富有教養的思婦形象。這兩首詩在形式上也有很多突破。第一首詩形式勻稱,“美人如花隔雲端”這個獨立句把全詩分為篇幅均衡的兩部分。前麵由兩個三言句發端,四個七言句拓展;後麵由四個七言句敘寫,兩個三言句作結。全詩從“長相思”展開抒情,又於“長相思”一語收攏。在形式上頗具對稱整飭之美,韻律感極強,大有助於抒情。第二首詩在結構上打破了以“長相思”一語發端的固定格式,而是從景物中引出人物來。這兩首詩詩意隱然含蓄,具備一種蘊藉的風度。所以王夫之讚道:“題中偏不欲顯,象外偏令有餘,一以為風度,一以為淋漓,烏乎,觀止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