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煉金術之辯(二)(1 / 2)

就在親眼看到那一幕之後蘇均對煉金術也算來了興趣,之後纏著阿貝多帶著他學習過幾天,之後即使見麵機會少了也在信件、手機交流中討論過。

對此,蘇均還特意在圖書館找到了關於前世地球的“煉金術”,有些不同但本質上好像沒有什麼區別。

提瓦特的煉金術有四個階段,分為黑土、白堊、赤成、黃金。用阿貝多的話來說就是代表著最初的狀態、變化的開始、情感的煉化、意義。

而阿貝多告訴過蘇均的關於煉金術淋溶層、腐殖層、白堊層的相關知識,對於他這個沒有經過煉金術係統學習的“門外漢”來說就有些深奧了。

不過關於前世對於“煉金術”的定義就很簡單粗暴,那就是“煉成黃金”即把賤金屬轉化為貴金屬,直到後來才發展出更高層次的目標——代表永生的賢者之石和人造人。

賢者之石和人造人在前世基本就是一個傳說中的存在,但蘇均在“圖書館”中所找到資料來說煉金術確實有一套自己的體係:

原料——(黑化)——死物質——(轉化)——產物。

這就構成了煉金術“理解、分解、再構築”思想的原型。同時煉金術士們還提到了通過在“轉化”中加入“種子”來完成轉化的構想。

簡單來說就是把鐵還原成世界最本質的物質,再從這個物質之中通過“黃金種子”重新組合成黃金,例如木炭變成鑽石中最本質的東西就是碳元素。

甚至於借此發展出了許多理論書籍和煉金術體係,出現了“鹽是肉體、硫是靈魂、汞是精神,這三基構成了世界萬物”的思想。

阿貝多的“創生之法”自然是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用蘇均的話來說就是已經接觸到世界本質,把物質回歸到同一個本質再從本質中“捏”出新的物質。

“是的,蘇均當初用的就是這個‘捏’字,我覺得很有道理。煉金術中誕生的生命從某種程度上和普通生命並沒有什麼區別,它們都有同一個本質,隻是經過了多了煉金術這一道工序。”

台上,阿貝多站在砂糖旁邊,接過她的報告在黑板上麵寫寫畫畫:

“不過,可能就是因為這一道工序也導致了煉金造物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生命……”

“至於自然選擇和生物煉金之間貌似並不存在衝突,我想《物種起源》就坐在這裏,大家可以問他。”

阿貝多放下報告和筆,兩手一攤,帶著笑的目光似乎再看看蘇均。

蘇均對此也是有些無奈,自己可沒有打算上台,但阿貝多都提到自己看在對方的麵子上怎麼也得說兩句。

“自然選擇大家都知道這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優勝劣汰,生物煉金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優勝劣汰的過程,畢竟沒有人會在不甜的日落果身上浪費心思。”

“而生物煉金毫無疑問就是加速了自然中對於物種的‘遺傳和變異’過程,也正如阿貝多所說的那樣兩者其實並無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