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隨而來的就是曹操暴虐的消息傳遍天下,但是曹操根本不在乎。
孔氏有武儒一脈,可是根據孔氏祖訓,天下大亂時不準他們以任何形式複仇。
也正是這個原因,孔氏一直延續至今。
隻不過經過此事之後,孔氏不再加入魏國朝堂。
那麼選誰呢?
毫無疑問,他們選擇了如今國泰民安的海國。
孔氏子弟大舉遷徙至徐州,緊隨而來的是北方文人大舉南遷。
曹操的暗子得知了消息,可是他依舊不在乎,因為他越來越煩儒者。
冬季過去,黃河流域再次大旱,可是劉備卻在攻打長安。
然而曹操卻沒有選擇與劉備碰麵,他領命去了西涼。
理論上,曹操安插在司隸的暗子會幫助曹仁。
而西涼不一樣,那裏的人很現實,隻要你隔斷時間不給好處,他們肯定會尋找新的主人,這是多年兵荒馬亂造成的後果,也怪不得當地百姓。
馬超追殺曹操的戲碼又上演了,幾乎所有人都覺得,曹操跟定要被馬超殺死。
然而每次都有人救曹操,即便他身邊沒有許褚和典韋也一樣。
曹操與馬超在西涼進行拉鋸戰,而劉備同樣久久無法拿下洛陽。
與此同時,樂進與鮮卑大軍在草原打了一場大仗,這次樂進又是大獲全勝,甚至曾兵十萬。
如此一來,樂進已經擁兵五十萬。
這則消息傳進曹操耳中,後者直接抑鬱了。
隨即曹操抱著試探心理,寫信跟
樂進討要十萬兵馬。
然而令曹操倍感意外的是,樂進又一次毫不猶豫的答應了,甚至說明馬超擁兵的弱點。
曹操又抑鬱了,因為樂進從未懷疑過他,反倒是他曹操顯得像個庸主。
時間飛逝,春季即將結束時,曹操得到援兵十萬後,逐漸扭轉局麵。
另一邊,吳國因為受到夏侯懋的兵力威脅,內部再次出現叛亂。
頭一個就是閩越地帶,畢竟周瑜是耍詐才奪得閩越。
而且閩越另一半兵力是山越人,他們對東吳孫氏根本沒有半點歸屬感。
最重要的是,夏侯懋的暗子早已在那邊潛伏十五年之久,就等著那邊出現動亂。
僅僅半個月工夫,閩越已經成為海國領地。
夏侯懋為了安撫山越人,給他們的首領祖郎、嚴白虎等人全部封爵,並且明確劃分了領地。
為了讓他們走出山嶽地帶,夏侯懋特意承諾給他們每人修建一座大型港口,以便讓他們的山貨能銷售至大漢各地。
夏侯懋相信,隻要他們與外界溝通,一定會改變山越人的思想。
果不其然,這幫人得到封地與港口,立馬派使者道徐州上貢。
那麼現在的問題又來了,閩越被夏侯懋命名為閔州之後,州牧人選又是一個大難題。
為了這事,海國朝堂又一次吵翻了天。
根據上次賈詡當州牧的人選,許多大儒為了混個臉熟,一個個紛紛在觀海殿主動發言。
夏侯懋誰也不得罪,就等著冀州一帶的文人
露臉。
然而冀州文人此時才剛剛來到徐州,他們一個個忐忑無比,根本不認為夏侯懋會用他們。
特別是楊彪的孫子楊囂與陳群等人,他們都覺得夏侯懋的心思捉摸不透,說不定一句話說的不對,可能就有殺身之禍。
這一天又是大朝會,陳群等人又跟著黃承彥來上朝。
按照慣例,這幫人又要露臉,不過陳群等人是新人,所以第一個發言的機會留給他們。
陳群當先站出來道:“稟王上,據聞閔州之州牧一職懸而未決,微臣建議由民部侍郎宋威大人擔任,當可安閔州人心!”
宋威笑了笑,隨即悄悄對陳群投去一個感激的目光。
話說宋威也老大不小了,所以就想給自己謀個清靜。
而且他家的老婆子也在催他,說不願意待在徐州這鬧哄哄的地方。
夏侯懋聞言笑了笑,心說那個老婆子真是夠厲害的,竟然能將宋威耍道這種地步。
咳嗯!
夏侯懋幹咳一聲後才道:“宋大人祖祖輩輩都住在徐州,貿然伴奏恐怕不合適!
更何況寡人還有些重要的事要交給宋大人去辦,故而宋大人很不合適!”
見陳群要退回隊伍,夏侯懋又道:“陳大人呐,你認為閔州隻是需要安民嗎?”
夏侯懋此言一出,朝堂上眾人立馬議論紛紛,眾人都在猜測夏侯懋的話外之音。
黃承彥站出來道:“稟王上,閔州有山越人二百萬,他們的風俗習慣與漢人有很大迥異,而且
領地意識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