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兩人忘了,袁紹還沒死,而且就在鄴城,可他們誰也沒說要去救袁紹。
而袁紹那位令人厭煩的正妻劉夫人,每日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去巴結審配。
隨即審配的名聲逐漸臭大街,因為那個劉夫人的名聲早已在鄴城成了蕩婦的代名詞。
鄴城的事還在持續發酵,而袁氏三子卻在幽州打了起來。
另一邊,東吳孫策終究沒能挺過來,他在臨終前把建業城交給了孫權。
後者是個十足的文人,帶兵打仗雖然不行,可是權謀之術當真玩得溜溜轉。
原本周瑜家族的人都勸周瑜直接拿下建業與丹陽,這樣周氏就能直接起兵稱霸吳國。
然而當周瑜回到建業後,孫權直接捧著虎符與官印送給周瑜。
不僅如此,孫權還請來了文武百官,不過孫氏死侍卻在附近埋伏。
周瑜這個人臉皮薄,而且跟孫策的關係很好,所以他沒接大印,甚至當眾玩了一套拜主公的戲碼。
自此,孫氏朝堂總算完成了權利交接,而孫權下一步就是結交呂布。
他認為呂布並非想要稱霸,而且他也沒有那個才能。
至於陳宮,看他一路走來的謀略,當真不是一個合格的軍師,頂多隻能算是半個謀士。
孫權的第一步棋就是聯姻,他仗著自己的才華與家事,大張旗鼓的向呂布提親。
呂布想也不想就答應了,等陳宮知道時已經晚了。
這是一個死局,因為呂布如果不與張昭等人聯盟,誰
也不是周瑜的對手,因為後者的兵法韜略就是這麼層出不窮。
建安十年六月,周瑜再打新都郡,呂布果然沒有出手相助。
張昭等人傻眼,一些小世家頂不住壓力,所以趕緊向孫氏投降。
緊接著周瑜勢如破竹,一路橫推至臨海郡,自此孫氏在吳國聲勢滔天。
另一邊,也不知夏侯懋是不是為了刷存在感,第五礁親自督造的大型海船終於下水了,第一站就是會稽郡新建港口。
吳國百姓大多看到了,那種巨無霸大船有三層樓高,而且配備了許多強弓硬弩,海盜見了全都退避三舍。
第一艘戰船的第一次任務,是來會稽郡運輸蠶絲。
自此,會稽成了吳國重要經濟樞紐,而價格一直在暴跌的蠶絲終於開始上漲。
這是會稽百姓的福音,同樣是吳國百姓的福音,可是孫權卻開始犯愁了。
為了與海國做生意,有人建議孫權與夏侯懋聯姻。
然而問題來了,他自己沒有女兒,夏侯懋本人又還小,這要如何聯姻呢?
孫權在仔細研究之後,發現海國民部尚書是吳國出身的徐林,而他家剛好有代價閨女徐大丫。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於是孫權又派使者去徐州求親。
隻要巴結上徐林,這個海國民部尚書一定會給他帶來財運。
然而徐大丫從來不是個省油的燈,徐林更不是個愚夫,所以一定要正妻之位。
孫權抑鬱了,因為這樣一來肯定得罪呂布,到時候戰事
肯定無法平息。
再說洛陽官場,因為袁術越來越順風順水,所以這貨又飄了。
秋季來臨,劉協總是感冒,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於是袁術開始散播謠言,說劉協得了瘟疫,而且很難再治愈。
與此同時,他悄悄控製了皇宮。
為了辦成這件事,他派人毒死了王服等禦林軍首領,就連王恨也在其列。
原來,王氏當初答應在徐州當三年兵,三年一到直接舉家搬回洛陽。
這也是為什麼,上一回袁術在徐州造反,隻有齊誌峰與典韋等人拚死反抗,卻不見王氏半個人影。
王氏就這麼輕而易舉被袁術滅了,隨即輪到董承等漢室死忠。
袁術這一頓毒藥血洗,對外說是惡性瘟疫所致。
接下來洛陽人人自危,生怕被皇宮出來的人傳染。
劉協心知不妙,而且他也想起了袁術的貪狼命格。
他想要對外求救,可惜已經晚了,袁術不可能給他機會。
建安十年八月底,長安傳出一個令人哀歎的消息,獻帝劉協駕崩,臨危之際將傳國玉璽傳給了大司馬袁術。
這件事表麵上看很正常,洛陽瘟疫皇帝病死,因膝下無子禪位與大司馬。
可是天下絕大部分文人與諸侯,都在談論袁術的貪狼命格。
有人說是袁術克死了天子,有人說袁術害死了天子,甚至有人說上天要結束大漢國祚。
袁術並沒有過多回應,因為喬蕤告訴他,解釋越多就表明他袁術越心虛,所以不能解釋。
袁術為了讓天下人信服,所以繼續沿用大漢國號,並自稱仲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