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番外】 羅馬正統在東方
八月初七。
皇帝停靈七天,嗣君朱標率百官扶靈出殯。
除了幾個來不及趕回來的皇子,其他的皇子全部回來了。
雖然皇帝下令一切從簡,但整個京城一片縞素。
三請三辭之後,朱標終於登基,定年號為永嘉。
朱桂緊趕慢趕還是沒有趕上見朱元璋最後一麵,他抵達大明的時候已經是元宵節了。
作為永嘉元年的第一個元宵節,金陵十分熱鬧。
周圍的藩國都派人恭賀新皇登基,就連歐洲都有三個國家派人來,共計有使團三十六個。
除了新皇登基照例的封賞群臣,以及繼續往西麵和南麵移民,朱標竟然發現自己沒什麼事情好做的!
大明已經廣泛種植玉米、紅薯、土豆,普遍都能吃飽飯。
最近幾年,人口出生率大大增加。
也開始有許多商隊前往美洲開拓。
陸淵提議道:“陛下可以重新修訂九邊。”
遼東那片敢大聲說話的都被老朱給滅了,剩下的都是順從的女真和蒙古部落,他們與漢人混居,經過兩代便會被漢化。
而山西和甘肅那邊,南邊的部落都與大明有聯係,靠著和大明茶馬互市而發展,他們用牛羊以及毛料和漢人交易鹽茶糧食,逐漸形成駐牧的部落,並開始與漢人雜居。
而這些都是草原上的大部落,那些小部落隻配在苦寒的北方受窮!
隻要這種依附關係繼續發展,這些部落也會被同化。
甚至這些部落的高層都喜歡在大明這邊生活,而不願意回去草原。
今後的大明邊鎮隻剩下五個,從西到東為:甘肅鎮、寧夏鎮、河套鎮、集寧鎮、萬全鎮。
另外便是,烏思藏地區雖然歸附,但隱隱脫離朝廷的控製。
洪武年間,朱元璋所實行的不斷對前來朝貢、歸附的西藏僧俗首領授官封號的政策。
對西藏僧俗首領主要授予官職而不是封給僧人首領以封號的做法。
可能包含了削弱其宗教影響並以漢區方式來強調西藏對明朝的政治隸屬地位的意圖,但這一做法與西藏政教合一以及由教派為主而形成政治勢力的情況不符,是以效果並不大。
不利於明朝對西藏的施政。
陸淵提議,先在烏思藏冊封兩位法王,五大教王。
再冊封一堆灌頂大國師、灌頂國師、大國師、國師、禪師等。
先將這些喇嘛拉攏過來。
等到朝廷在烏思藏建立了基礎,便可以大刀闊斧改革,那些活佛必須得到朝廷冊封才行!
........
朱桂在大明待了一年,這才返回歐洲。竟然發現波蘭和萊茵竟然企圖趁機進犯。
王皋率軍擊敗了萊茵軍隊,萊茵公爵直接被王皋斬殺。
波蘭女王嚇得逃回波蘭,但朱桂依然率軍前往征討,波蘭女王被迫割讓西麵的一個行省,才讓朱桂退兵。
次年,朱桂在絕對優勢之下當選神聖羅馬皇帝。
萊茵公爵死後,薩克森公爵也被朱桂用貿易拉攏了過來。
而瓦茨拉夫四世沒有子嗣,繼承波西米亞王位的是摩拉維亞的約布斯特伯爵,同樣支持朱桂。
朱桂定年號為,隆武。
很顯然,這貨絕對不會安於現狀。
他登基不過兩個月就借口出兵平定反對的巴伐利亞公國,在他絕對優勢的兵力之下,一個月巴伐利亞公國就屈服了,朱桂直接廢除了巴伐利亞大公,將巴伐利亞公國納入統治。
之後他便大刀闊斧的改革,開始不斷從領主手中收取權利。
在此同時,他依靠貿易能帶給這些公國大量的利益,難受的隻有大貴族。
小貴族和市民都享受到了好處!
隆武三年,那些大貴族終於受不了了,起兵進攻巴伐利亞,結果才到邊境就已經被火炮打得潰不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