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有四季的變換,人的一生也要經曆生命四季的變換。
每一個季節,都有獨特的精彩,童年、青年、壯年、老年,生命的四季支配著我們的身體,在每一個季節裏,都演繹著不同的內涵。
我們無法抗拒,也無法改變,唯一可行的科學態度就是,順其自然。
在中國大西北的甘南省隴南市,有座五鳳山,相傳古時曾有5隻鳳凰落在山巔,故名五鳳山。
這裏不僅是道教聖地,也是重要的中藥培育基地,素有“千年藥鄉”之稱。
隴南東接中原,南鄰四川,氣候溫和,水土豐腴,文化多元,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隴南號稱“隴上江南”,也是享譽全國的美女之鄉。
這裏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元的文化特色,也造就了獨特的,與中國傳統儒家文化不同的風俗。
人們都說這裏的人褲帶鬆,就是這裏的對於男女之間的事,不是那麼的在意。
而且由於地處古時的蠻荒之地,男權文化是這裏的主流,所以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嚴重。
山的南麓有一個叫榆樹灣村的地方,一條終年清冽的小溪,將整個村莊拉長,鱗次櫛比的民居,座落在溪流兩岸。
在村子的最東麵,有一戶丁姓人家,從房屋的建築看上去像是當地的大戶。
一個石質的拴馬樁,立在丁家大院門口,上麵依稀可見“雍正十五年立”字樣。
高高的台階上,一對以蓮花為圖案的圓石鼓上,雕刻著“門當”二字顯得極為醒目。
走進丁家大院,光滑平整的石階,斑駁殘破的院牆,黝黑陳舊的簷頭,精雕細琢的磚瓦,時間仿佛在這裏凝固,訴說著這個院落的古老與滄桑。
丁家祖屋是一個建在山坡上的老式的四合院,住宅是典型的隴南木框架的房屋。
它背靠著雄偉高聳的山峰,但整個建築也融合了江南住宅的精雕細刻,可以推測這家主人的祖上應該是從江南搬遷過來的。
這棟房子有兩層,有五間主房,並且還有廂房,廚房和雜物間。中院兩側為台階,院門位於一側。
房基是一塊由當地材料製成的石頭地基,上麵是一堵由黏土和礫石組成的實心牆,冬暖夏涼。
屋架上全是從山上砍伐下來的木頭,堅固耐用。房子上的青瓦,也是以前村裏的小磚窯做的,讓整個建築散發出樸素的美。
據說丁家的祖上是蘇州人,在清朝時期也是當地的大戶,祖上曾因為與年羹堯大將軍平亂有功,職位最高的族人做過巡撫。
現在榆樹灣村的這個丁家隻是巡撫的旁支,但也有過幾年輝煌的日子,置辦一些產業,可是現在除了一個四合院,就沒有其他的財產了。
現在的五間主屋,看起來隻有兩間有人居住過,其他的幾間,都放著雜七雜八的東西,顯得比較淩亂。
兩間住人的屋子,中間有個廚房隔開,各有一個灶台連著每個臥室的那盤土炕。
炕上都鋪著一塊毛氈和一塊油布,在土炕上麵,靠近牆角的地方,都堆著被子和枕頭。
從屋裏的擺設,和被子的新舊程度來看,現在的丁家已經沒落了,在當地屬於真正的貧困戶。
現在正是秋季,也是當地農村最忙的時候,這裏的村民每天起來,先侍弄自己家的自留地。然後到了七點多,才去大集體上工,幹地裏的活。
這家的男主人丁福貴,已經躺到了炕上,身上斜搭著一條被子,從身體裸露出的部位來看,這個男主人比較瘦弱。
女主人郭彩蓮也是那種比較苗條的女人,但看著要比男主人健康一些,一看就是那種特別精幹利索的女人。
這時的郭彩蓮,忙完了一天的活,也爬到炕上,將滿是補丁的衣服脫了。將男主人旁邊的被子拉過來,蓋住了大半個身子,隻有小腿和頭露在外麵。
“我吹燈了啊。”炕上靠近女主人郭彩蓮的地方放著一個煤油燈。
“嗯。”男主人丁福貴,答應著身體開始往郭彩蓮的被窩裏挪。
隨著“噗”的一聲,郭彩蓮吹滅了煤油燈,緊接著就感覺到丈夫已經鑽進了自己的被窩,並且手已經開始在自己的身上摸索。
“行了,睡覺吧,明天你也早點起,和我一起把雞窩裏的雞糞都鏟出來,弄到糞池裏,咱再去上工。”郭彩蓮將丈夫的手拿開,轉過身背對著丈夫說道。
“我這身體你又不是不知道,起那麼早幹活,哪有那力氣。”丁福貴說著,伸過手抱著郭彩蓮,身體也往緊貼了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