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戰騎組成的滾滾洪流已經進入大明民軍弓箭手的射程了。隨著楊桂華一聲令下,隻聽見嗡的一聲大響,密集的箭矢猛地飛上天空,朝正奔湧而來的敵軍騎兵洪流飛去,如同一大片黑雲,瞬間遮蔽了太陽!
轉眼之間,箭矢如同密集的暴雨一般落入敵軍騎兵中間,頃刻間隻見人仰馬翻,激起無數漣漪!不過這並沒有阻止敵軍衝鋒的腳步,那滾滾浪潮依舊凶猛無比地衝來!俗話說:‘兩軍交鋒,臨敵不過三箭。’大明民軍弓弩手隻來得及發出三波箭雨,敵軍的騎兵浪潮便已經湧到了麵前了!民軍將士全都瞪大著眼睛,把心提到了嗓子眼裏!
頃刻之間,驚濤拍岸!一片劇烈的撞擊聲中,燕雲民軍第一道盾牌防線土崩瓦解了!隨即便是第二道第三道,竟然三道盾牌防線在敵軍戰騎的凶猛衝鋒下頃刻之間就土崩瓦解了!
好在楊桂華早就料到民軍戰力與正規軍是不可相提並論的,因此一共布置了六道盾牌防線(而正軌軍布置的盾牌防線一般不會超過三道,便足以抵擋重甲騎兵的衝擊了)!天竺戰騎一舉衝破了大明民軍三道盾牌防線,衝鋒威力已然耗掉了一大半,隨即繼續奔湧向前,試圖一舉衝破剩下的三道防線!他們催馬躍蹄,揮舞彎刀,盾牌手則硬著頭皮抵擋,現場血肉橫飛,盾牌手死傷慘重,第四道第五道防線也相繼被突破了!
楊桂華眼見第四第五兩道盾牌防線也被突破,大為震驚,當即便命令所有長槍手長槍突擊敵軍。他也不知道這個命令究竟是對還是錯,然而此時此刻情況緊急,他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數萬長槍手接到命令,呐喊中奔湧上前,每個人又是害怕,又是興奮,隻感覺自己好像不聽自己使喚似的向前衝去,向敵人進攻。就在天竺戰騎即將突破盾牌手最後一道防線的時候,數萬長槍手衝了上來,挺槍亂刺,上麵刺人,下麵刺馬,天竺將士眼見突然衝出無數手持長槍的敵人來亂紮亂刺,登時有些慌亂,現場隻見馬嘶人喊,人仰馬翻!
一番混戰下來,大明民軍損失慘重,可是天竺戰騎卻也沒有占到多少便宜。
刹帝利眼見騎兵難以突破,大為震驚,他沒想到這些民軍竟然也有這樣強大的戰鬥力,雖然與正規軍不能相提並論,但作為百姓身份的他們,也足以讓人震撼了!
刹帝利下令騎兵後退,隨即令步軍全麵進攻。數十萬天竺步軍,在驚天的戰鼓聲中對著大明民軍發起全麵進攻,隻見漫山遍野,如狼如潮,好像沒有盡頭似的。頃刻之間,雙方發射的箭雨在天空中交錯亂飛,雙方將士紛紛中箭倒地,雙方大軍越來越接近!各處接連接戰,戰場之上殺聲震天,天竺將士欺對方是民軍,凶猛衝殺,而大明民軍則殺紅了眼,也不管楊桂華的指揮了,隻管瘋狂地揮舞兵器與敵人拚命!血肉橫飛中,雙方將士紛紛倒在血泊之中!
楊桂華看著眼前的景象,又是震驚又是擔心,震驚的是殺紅眼的民軍居然個個悍不畏死,擔心的是如此亂戰不聽命令,真不知道結果會怎麼樣。好在敵軍也沒有什麼章法,否則情況就真的嚴重了!
這一場好戰,一直持續了半天時間,雙方打了個難解難分不分勝負!
刹帝利眼見難以如願擊潰民軍,擔心被史連城的主力大明軍抄了後路,於是下令撤退了。楊桂華眼見敵軍撤退,而己方民軍則在亂糟糟追擊,不由得十分緊張,趕緊派出身邊所有的傳令官去喝令兵馬停止追擊!雙方迅速脫離了接觸!楊桂華眼見敵軍退去,而己方的各路兵馬均被約束住了,不由得鬆了口氣,隨即心中升起惱火的感覺來。可是想要發泄卻不知如何發泄才好,這些民軍雖然亂打一氣不聽命令,不過怎麼說他們也隻是民軍,能與幾十萬天竺大軍分庭抗禮已經是十分難能可貴了!
天竺大軍迅速退去,人人垂頭喪氣,一副吃了癟的模樣。說來,他們並沒有戰敗,反而還占著一點優勢,然而對手僅僅隻是民軍,這讓這些自詡為天神子民的天竺人心裏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
馬圖爾十分不甘心地叫道:“要是戰象部隊在這裏,早就全殲他們了!”原來天竺的戰象部隊如今還留在鳳羽郡外的營壘之中,當初刹帝利鑒於大理城大明軍人數不多,而且又主要是攻城作戰,戰象部隊作用不大,而調動又十分麻煩,因此便將戰象部隊留在了鳳羽郡外的營壘之中。此刻眾人均想到用戰象部隊衝擊可大獲全勝,可是也隻能想象罷了。
天竺大軍退回營壘,稍作收拾,便急匆匆的拔營撤退。烈焰在他們身後熊熊燃燒起來,天竺人將帶不走的糧草輜重全都焚燒了。
與此同時,史連城率領的主力部隊已經進入了龍尾關,大軍急速往北行軍!史連城已經料到,天竺人得到蒲甘人全軍覆沒的消息後定會從北麵繞過洱海向西撤退,因此他要率領大軍沿洱海西岸北上,一舉切斷敵人大軍的撤退道路。史連城雄心勃勃,可不隻是想要全殲蒲甘人就罷手,他還要全殲了這支敢於進犯的天竺大軍!
大明大軍沿著洱海西岸的官道向北急行軍,由於多日連續作戰,人人都已經疲憊不堪了,不過卻士氣如虹!這日,天竺大軍正沿著洱海北方匆忙撤退。一名斥候匆匆趕來報告:“大元帥,不好了!史連城率領的大明主力已經出了鳳羽郡!”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您提供大神步槍子彈的少年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