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48年。
京城長安,皇宮。
“彘哥哥,你們好了沒有,快點出來陪我玩吧!”陳阿嬌悄悄的趴在漢景帝劉啟書房門外的窗戶邊上,睜著一雙大眼睛,在對劉徹做鬼臉,“你們這是在幹什麼呢?” 劉徹和太子劉榮正在接受他們父親的考試,他忙向阿嬌使眼色,讓她不要在這搗亂。 “榮兒,你有什麼誌向嗎?將來想做一個好皇帝嗎?”漢景帝劉啟問道。 “回奏父皇,兒臣將來想做一名聖君。”劉榮向他的父親躬身施禮,神情顯得有點緊張。 “嗯,彘兒,那你呢?”劉啟轉臉問劉徹。 “孩兒不想當皇帝,孩兒但願父皇長命百歲。”劉徹回答說。 “好孩子,你倒挺孝順!”漢景帝劉啟聽他這麼一說,高興得笑了,“我們大漢以孝治天下,這一點你們到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所謂百善孝為先,這個基本的做人的道理你們要牢牢記住。” “是,父皇,兒臣謹記。”劉榮與劉徹同時回答道。 “正好廷尉這裏呈上來一個案子,一時懸而未決,你們看看該如何處置?”漢景帝說,“案件的大致經過是這樣的:說有一個張三,正妻曹氏死了,留下了一個兒子張小三,後來,張三又續了個弦李氏,那也就是張小三的繼母了,因張三年齡漸大,喪失了勞動能力,掙不來錢,李氏過不上好日子,整天發牢騷,怨天尤人,在一次口角之中,李氏把張三給殺了,張小三得知這個消息以後,怒不可遏,回到家裏,又把李氏殺了,目前,張小三已經自首,並且供認不諱,那麼,這個案子,廷尉該如何判決呢?如果判為殺母之罪,那是重罪,如果判為普通殺人之罪,罪行相對來說會輕一點,你們倆說說吧。” “兒臣以為,此案之中,既然李氏已經嫁給張三,那麼她就是張小三的繼母,這個身份已經確立,繼母的地位等同於生母,既然張小三把他的繼母給殺了,那麼,他就構成了殺母的重罪。”太子劉榮說道。 “那你呢?你怎麼看?” “啟稟父皇,兒臣有不同觀點。”劉徹說。 “哦?那你是怎麼看的,依據是什麼呢?”漢景帝問道。 “在此案之中,那李氏雖然已經嫁給了張三,在張三未死之前,她與張三是夫妻關係,但是,她後來親手把張三給殺了,那麼隨著張三的死去,她這個繼母的身份也就不複存在了,所以,兒臣以為,張小三殺李氏,應當按普通殺人罪處置,不能按大逆不道殺母罪論處。”劉徹分析說。 漢景帝聽了以後,微笑著點了點頭。 “彘哥哥,你現在是不是可以出來陪我玩了?”陳阿嬌又在窗戶邊上喊了起來。 “就來了。”劉徹小聲地說。 後來,漢景帝將此案轉給廷尉張釋之再議,廷尉采納了劉徹的處理意見。 這一天,劉徹正在書房讀《尚書》,陳阿嬌又來了,笑著說:“彘哥哥,你整天看這些書,不煩嗎?而且,據我所知,這《尚書》屬於儒家經典,而我竇姥姥是信奉黃老學說的,你學這些,她老人家要是知道了,你不怕她老人家生氣嗎?” “你還懂這些,你長學問了嘛,”劉徹笑著說,“當初我們大漢剛剛建立之初,蕭何,曹參等人以黃老之術治理國家,休養生息,無為而治,所謂蕭規曹隨,一時間傳為一段佳話,可現如今,時代不同了,情況不一樣了,我們不能老持著舊的傳統理念,我們要與時俱進,黃老學說已經不適合當今的社會發展了,我們要尊崇儒術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