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9章 人才難得(2 / 2)

房玄齡像是早已料到,嘿嘿一笑,回複道:“將軍起兵以來,無往不利,阿城一戰更是名揚天下,難道還看得上在下這一介窮書生嗎?”

趙旭沉吟半刻,緩緩說道:“漢高祖時,有一儒生如此問過,‘馬上打天下,能馬上治天下嗎’。在下一介武夫,起兵為的是保全百姓。可要保全天下百姓,僅靠武人遠遠不夠,到頭來還是要你們這些讀書人。”

兩人沉默相對,良久不說話。

房玄齡暗自想著:“此人禮賢下士,又有平天下之誌,想來日後定有作為。我苦尋明主,今番倒是遇見一位。隻是……”

趙旭想著:“房玄齡應當是有心來投我,這才來惹我注意。看他神情,應當動心了。我要再加把火,這才好讓他乖乖投我。”

想及此處,他又說道:“在下不會強留先生,若他日遇到明主,先生可自投他處,在下絕不阻攔。”

“將軍真是大度。”房玄齡長籲了口氣,說道,“玄齡有一事不明,還望將軍告知。”

“何事?”

“將軍大敗衛文升,威震關中,為何不順勢攻下大興?”

“大興城人多,強行攻城,勢必生亂。”趙旭巧妙地改變兵力不足和形勢的真實原因,再配上一副悲天憫人的神情,看得房玄齡深為感動。

房玄齡拱手抱拳道:“將軍真乃仁慈之人,玄齡敬佩。”

“過獎、過獎。”

房玄齡頓了頓,又道:“玄齡還有一事相問。”

“請問!”趙旭大度地擺擺手,心中卻嘀咕著,“這人怎麼那麼不幹脆。怪不得說房謀杜斷,原來是多謀少斷。”

“玄齡不明的是,將軍為何不往東,直取永豐倉。”

趙旭當即愣住。

“永豐倉儲糧甚多,若取下,聚兵二三十萬不在話下。如此一來,大事可成。”

趙旭細細想了想,搖頭道:“糧食可容納人,卻收不攏人心。成大事者首在得人心,而要盡得天下人心,需先得天下士人之心。要得士人心,就必先用士人。永豐倉於我,不如先生重要。”

永豐倉在東麵,他的根據地在西麵,一東一西,難以呼應。而且若做得太過,難不保河東的屈突通會引兵過來。那個時候,永豐倉不但會得而複失,手下兵馬也會失去許多,好不容易創下的威名,也會受損。所以,與其像個老財迷一樣守著不能動的糧倉,還不如收盡天下人才。糧倉是死的,隻要糧食沒吃完,先去後去沒區別。人是活的,若是先投了他人,那才是大問題。

趙旭不能如實去答,一來是自己也才剛想到,二來是要說那番奉承話。書生讀書人,多半吃軟不吃硬,好吃好喝招待,好話說著,順了他的耳了,事情自然成了。

房玄齡聽著趙旭的話,心中一感,離座跪下,拱手抱拳道:“玄齡奔波多年,終於遇上明主了。”

“先生快起來。”趙旭急忙將他扶起,心中暗暗得意,麵上卻是感動非常,說道,“得先生一人,永豐倉於我何用!”

PS:很像重新寫歐洲外國的小說。各位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