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球微微沉默,換了個說法:“你知道宇宙是怎麼形成的嗎?”
大古怔住,試探著說:“宇宙大爆炸?”
規則球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接著提出第二個問題:“那麼,你覺得,宇宙最後會以什麼樣的方式毀滅?”
“這...我不知道。”大古老實的搖頭。
宇宙的誕生是過往,是曆史,而宇宙的毀滅則是未來,是不可預知。
這就像一本書,已有的故事,讀書的人可能會遺忘,但是往前翻一翻,便能記起一些情節。
而沒有寫的故事,無論讀書的人怎麼猜測,也無法確信自己的分析和預想,一定是對的,因為後麵是一片空白,隻要沒發生,那就沒辦法印證。
一個人對自己今後的人生,規劃的再怎麼完美,也架不住突如其來的意外。
人,終究不可能按表走。
規劃到九十九,結果十九嗝屁了,那八十年的“未來”,也就隻能是一場空想。
過去、現在,皆是真實,而未來卻是一片縹緲。
見大古回答不上來自己的問題,規則球沒有過多表示,隻是平靜的拋出第三個問題:“基於你所說的宇宙大爆炸,你認為,是融合創造了宇宙,還是分裂,創造了宇宙?”
“嗯...分裂吧。”大古斟酌道。
宇宙大爆炸的理論,簡單來說,就是宇宙的所有物質,最初是一個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高、熱量無限高、體積無限小的“點”,一切已知物理定律均在奇點失效。
然後有一天,這個奇點炸了,爆炸所產生的能量,演變成為物質宇宙。
一個點,到一個宇宙,自然是分裂的過程。
聽到大古不太確定的答案,規則球有條不紊的說:“如果奇點變成宇宙,是分裂,那麼融合,就代表著宇宙向奇點的回歸。”
“這就是為什麼不同的意誌之間,很抗拒融合的原因,就像宇宙大爆炸在一瞬間一樣,宇宙毀滅,回歸奇點,也有可能就在一刹那。”
“它不像你們人類的生老病死,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宇宙的誕生與毀滅的過程,都非常的短暫。”
大古目光閃爍,聽出了一點門道。
宇宙就跟吹泡泡一樣,一旦達到泡泡膨脹的極致,稍加一口氣,便會立刻破滅。
他若有所思的問:“你的意思是說,如果代表對立的黑暗與光明,都開始融合了,那麼相近的黑暗,相近的光芒,融合的速度也會加快?”
“差不多。”規則球說。
頓了一下,它著重強調道:“黑暗與光明隻是表象,它們的背後,是不同的宇宙意誌,不同的宇宙規則。”
“黑暗與光明的融合,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這些宇宙意誌的歸一。”
“每種宇宙意誌,代表著一種意識形態。”
“這些意識形態的對抗、分裂,支配著物質宇宙在鬥爭中走向繁榮。”
“倘若所有宇宙意誌合為一體,隻剩下一種意識形態,那麼所有的物質便會在這種意識形態的支配下,歸於一體,成為它的獨有物。”
。您提供大神夜半叁更的迪迦:征戰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