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江浩這麼一個超然的存在,掌握超然的力量,在更高的層次監督,禪讓製就有了推行的可能。
哪個人有私心,敢叛亂,江浩就敢擰下對方的狗頭。
哪個皇帝有私心,想把皇位傳給兒子,江浩同樣會擰下對方的狗頭。
而且江浩法力滔天,神通廣大,活個幾百甚至幾千年都有可能。
這樣的話,禪讓製確實就有了實行的基礎。
張居正當然想當皇帝。
哪怕隻是自己過把癮,不能傳給兒子,但那也是皇帝啊!
而且儒家鼓吹的就是三代之政,三代就是堯舜禹,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禪讓製。
如今竟然要實行禪讓製,很多文官,就激動起來。
行禪讓,恢複井田製,一直就是儒家的追求。
因為這種思想,才有了王莽篡漢的基礎。
漢昭帝的時候,就有儒生禪讓,說劉氏德行不足了,不如把天下禪讓給有德之人。
氣的漢昭帝大開殺戒。
但這種人,卻是殺不絕的。
傳國易姓的學說,不斷的泛濫。
到了王莽時期,王莽完美的符合了儒家對聖人的全部要求,於是天下的儒家,都支持王莽。
最後漢朝被和平演變了。
王莽沒有動用軍事力量,自然而然就從漢朝那裏接過了政權,創立了新朝。
這是三代之後第一次禪讓。
儒生們激動無比,認為禪讓製都有了,天下就要太平了。
王莽也沒有讓他們失望。
王莽的新政,基本就是儒家的理想的打包實施,包括了井田製。
但是結果很慘。
王莽不僅沒有解決西漢以來積累的社會矛盾,反而加劇了這種矛盾,讓天下對漢室不關心的百姓,又開始懷念漢朝。
在這種思潮中,光武帝劉秀崛起,開辟了東漢。
而王莽,也國破身亡,成了曆史上最赫赫有名的亂臣賊子。
儒家也和王莽作了切割,讓王莽背了一切黑鍋,不斷的批評王莽。
仿佛當初支持王莽的不是他們一樣。
王莽死後,禪讓製的名聲也臭了,井田製的名聲,更臭。
之後的禪讓製,都是曹魏代漢那種模式,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不過很多儒生心底還是懷念。
甚至明初的時候,還有儒生要搞井田製,比如大名鼎鼎的齊泰方孝孺,就想搞井田製。
建文帝的罪狀之一,就是“複井田”。
如今農業都靠邊站了,井田製自然不必提了。
但是禪讓製卻要恢複。
某些儒家思想入腦的文官,自然是激動的老淚縱橫。
“陛下聖明啊!”
“陛下之德,已經勝過了堯舜禹湯!”
“陛下是古往今來的第一聖君!”
大臣們馬屁如潮。
有的,是認可儒家思想。
有的,是想到自己或者自己的後人也有可能當皇帝,很激動。
“好了,把這些事情,頒布天下吧!”江浩道,“接下來,朕要攻占四大部洲,真正的一統天下!”
西遊記的世界之中,一共有四大部洲。
分別是:東勝神洲。
南贍部洲。
西牛賀洲。
北俱蘆洲。
其中大明所在的地方,就是南贍部洲。
這南贍部洲的領土,其實就是地球的版圖,包括了亞非拉歐以及南極洲北極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