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抱著祖宗的牌位,到太廟裏麵去哭,去抗議。
江浩對此置若罔聞。
反正他又不是朱元璋的子孫,隻是冒充嘉靖皇帝,對這些朱家的子孫,沒有一點親戚的情誼。
這些人沒了待遇之後,如果鐵了心不勞動,江浩就真敢看著他們餓死。
事實證明,哪怕是真正的廢物,在餓肚子的威脅之下,都會行動起來。
見到江浩果然是鐵石心腸之後,這些宗室也是死了心,隻能配合江浩的政策,開始轉型為資本家。
不過很快他們就紛紛表示,真香!
當資本家可是太爽了。
現在這個時代,市場有著旺盛的需求,而不像後來一樣,屬於生產過剩,所以生產出什麼,都能賣得出去,這都是淨利潤。
開工廠,那是大賺特賺,白花花的銀子,足以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
而且以一個工廠,如果規模稍大一點,有上萬名員工,是很正常的事情,當個老板,管理上萬名員工,其實可以體會到擁有權力的快樂。
畢竟朝廷說白了,也不過是幾座宮殿,幾個衙門,皇帝能直接管到的人,可能也就是一萬來人,每天能夠見到的人,也就幾百個人左右。
當個工廠主,管的人不比皇上少,很快,這些宗室就樂在其中,又賺錢,又有權力。
資本家的快樂,打工人永遠想象不到。
而大明在甩開了宗室這個大包袱之後,財政支出就少了一大截,就相當於是有了很大的盈餘。
而宗室轉型為資本家之後,也是要納稅的,又能給朝廷的財政,貢獻不少收入。
這一來一去,就相當於是賺了一大筆錢,朝廷的財政,自然就越發的寬裕,能做的事情,就越來越多。
宗室的改革,是公認的大成功。
張居正的改革,還包括了對商業收稅。
大明其實是收商稅的,不過收的很低,但商人的負擔並不輕,因為商人要依附於官員,要往上麵塞錢。
現在商業的利益,已經遠遠超過了種地,所以張居正在江浩的指導下,成立了稅務司衙門。
專門對那些商人進行收稅。
又成立了工商衙門。
專門去管理這些商人。
這些商人受了委屈,受了欺負,就可以去工商衙門,投訴工商衙門裏麵有大量的機器人,那真是鐵麵無私一樣的存在。
因此整個營商環境都變得特別好,讓人們交稅,也就沒有什麼怨言了。
唯一不滿的,就是鹽商,因為隨著製鹽技術的提升,加上江浩並不想讓老百姓吃不起鹽,因此直接讓朝廷大肆賣鹽。
導致鹽價持續走低。
明清兩代富甲天下的鹽商,也徹底的一蹶不振。
這其實是一件好事,畢竟鹽商風光的背後,是“天下皆淡”,是老百姓吃不起鹽,隻能口味偏清淡。
江浩不允許這種事情的發生。
現在江浩就是大明的天,他這個大明的天,可以決定很多事情,於是這件事情,就沒有發生。
。您提供大神飛天入地的時空倒爺:開局血賺三個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