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財富與天可汗!(2 / 2)

並且在經濟上,大力的發展羊毛紡織的產業,讓蒙古的牧民以此獲利,長久下去,蒙古與中原的利益,就會深度捆綁。

經濟聯係緊密,加之火車帶來的高機動性有利於平叛,遊牧民族的威脅,算是徹底的解決了。

畢竟江浩親自開創的皇家軍工廠,已經可以生產機槍了,機槍一掃,子彈如飛。

遊牧民族的那點人口,根本經不起工業化後的戰爭消耗,後世兩次世界大戰,死人都是幾千萬,激烈的戰場上,一天就要被機槍打死十幾萬人,遊牧民族總共幾百萬人,壓根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現在的黃金家族後裔,見識明軍的“排隊槍斃”後,以及驚天動地的火車之後,也熄滅了所有反叛之心,恭順的不得了。

乖乖的讓出了蒙古大汗的尊號,於是乎,江浩現在既是大明天子,又是蒙古大汗。

而且他敢保證,蒙古絕對不會成為問題了。

遊牧民族之所以南下入侵,並不是遊牧民族生性殘暴,侵略性強,而是生計問題導致的不得已為之。

遊牧並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養活一個人,需要大量的牲畜,而草原上一旦天災席卷,牲畜就會大量死去,牧民就會沒飯吃。

沒飯吃,就隻能南下,去搶劫農耕民族。

這就是自古以來蠻夷不斷入侵的原因。

蠻夷每次大舉入侵,都是氣候異常,北方嚴寒,遊牧民族無以為生,隻能南下,也因此戰鬥力比較強,畢竟生存的壓力是最大的動力。

漢朝與匈奴的戰爭,最後挫敗了匈奴,與其說是軍事勝利,不如說是天災讓匈奴走向崩潰。

天災令匈奴人無法生存,而漢朝隻要阻止住匈奴人南下劫掠,匈奴人就沒有辦法,隻能投降漢朝。

但江浩做的比漢朝更好。

一是工業化後的武力,哪怕是“排隊槍斃”級別的軍隊,都不是蒙古人可以對抗的。

在這種強大的威力的威懾下,往昔凶殘的蠻夷,現在都變成了能歌善舞熱情好客的普通牧民。

這是威壓。

二就是羊毛的貿易,大大增加了牧民的收入,日子過的好了,和強大的大明對抗,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這是利!

三就是江浩的改革,讓農業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糧食已經不是什麼問題,牧民可以從中原買到糧食、茶葉、鐵鍋以及各種奇奇怪怪的工業品,衣食住行的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在這一番措施之下,當今“天可汗”江浩在遊牧民族的心目中,已經不亞於成吉思汗了。

除了將蒙古並入版圖之外,江浩又重拳出擊,將離開天朝長達千年之久的西域,也收回了。

西域這個地方,是當年漢武帝開拓出來的,因為早期對外貿易依賴於絲綢之路,所以曆朝曆代對西域都很重視,一直想辦法把控西域。

但是唐朝安史之亂後,就無力維持在西域的統治,西域便逐漸脫離了天朝。

之後的中原,就沒有大一統王朝,宋朝連幽雲十六州都收不回來,還談什麼西域?

。您提供大神飛天入地的時空倒爺:開局血賺三個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