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激戰豫州(1 / 2)

就在我回到彭城之時,身在豫州的魯肅卻在與孫策進行著激烈的戰鬥。正如魯肅所發的戰報一樣,在雙方戰鬥剛剛展開之時,魯肅還能利用疑兵之計騙過孫策等人,也是讓孫策在初期不敢全力進攻,因此守得相對說來很輕鬆。

隻是孫策邊上還有一個周瑜。魯肅的計策隻能瞞住一時,不久之後,周瑜便是識破了魯肅的底細,因此也是建議孫策加強進攻。

在孫策加強進攻之後,豫州戰事便是直轉而下。原本魯肅去時,並沒有帶足夠的軍隊,因此在麵對孫策這般進攻,是一點反擊的餘地都沒有,隻能是依城而守。

也好李通,徐盛與全柔作戰勇猛,而李通更是獨首汝南城這要衝之地。雖然周邊各縣都被孫策給攻破,不過汝南城卻是巍然屹立,主攻的孫策更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卻是連城頭都沒登上過一步。這也是讓孫策鬱悶不已。而且孫策軍的數量也是不多,還要分攻兩地,那就更是不敢饒城而走,因此孫策所率領的這路大軍便是被擋在了汝南城下。

另一路大軍,自然是由周瑜率領,所攻之地,正是由魯肅親自把守的安城。

安城與汝南,可以說是豫州的兩個門戶。從荊北進攻豫州,不輪南北哪路,都會經過其中之一,因此魯肅也是把主要防守地域定在了這兩處,而周邊縣城,魯肅可以說是徹底地放棄了。雖然魯肅做的決定是正確的,不過安城的防禦可就是吃力了很多。

安城與汝南,雖然城池大小相仿,不過汝南鎮守的可是以守見長的李通。而且汝南城高,且孫策不通計謀。手下又沒有什麼好的謀士,因此汝南防守起來輕鬆了很多。而安城就不一樣了。且不說本就處於劣勢,就是那周瑜一人便是相當於數萬大軍。雖然魯肅也乃智者,不過他本就不如周瑜,且是以穩健見長,因此對上處處出奇的周瑜,邊是顯得吃力起來。

也好此時安城中有徐盛與全柔為其分憂,周瑜大軍有幾次就要拿下城頭,都是被這兩人拚死給殺了回去,因此安城能防守到現在,這兩人功不可沒。

本來是信心滿滿而來,想趁我的主力都集中在北麵之時,趁機拿下豫州,隨後再劍指揚州,成就一翻霸業。不想卻是在豫州門口便是遇到了強力阻攔,現在連豫州的大門卻還沒進去,還談什麼霸業。這就是孫策此時的心理寫照。不過麵對擅長防守的李通,孫策也是沒有任何辦法。

孫策沒有,不代表周瑜會沒有,本來分走兩路的計策便是他出的,因為想要盡快拿下豫州全境,僅有一路軍馬是完全不夠的。而在強攻安城許久未果之後,周瑜便是又想一招。

第二天一早,連續多日未曾休息的魯肅剛剛休息沒多久,便是收到軍士來報,言今日孫策軍並沒有攻城,而且營寨之中還很古怪,守城的徐盛請軍事至城頭一看。

這幾日周瑜的每一招都是怪怪的,令人防不勝防,因此魯肅才是叮囑眾人一有情況便要向他彙報,因此才有了徐盛的彙報。

來到成頭一看之後,魯肅聽此之後也感覺到奇怪。以往周瑜不論怎麼出計,這大營也不可能會沒有士兵把守。如今在城頭這遠遠看出,大營處一片死寂,還有小鳥停在了望塔上,足以見得寨中沒有士兵。那麼這數萬大軍又會去哪了呢?魯肅不禁陷入沉思。

忽然,魯肅想到了什麼,便問身邊的徐盛道:“文向,汝南文達處可有消息?”

徐盛聽後搖了搖頭後說道:“汝南處並無消息,這些日子盡是收到那些由孫策軍假傳的消息,沒一封能對上暗記的。”剛一說完,徐勝便是問道:“難道軍師以為城外周瑜大軍前往汝南支援孫策不成?”

“確有可能,不過汝南情況並不知曉,不知汝南城現在如何?”說完,魯肅頭疼道。

“想那汝南情況定不比安城好,如今該如何?”徐盛問道。

“或許此乃周瑜之計,大軍不可輕動,否則安城一失,豫州危矣。”魯肅說道。

周瑜的計策,徐盛也是領教了不少,現在周瑜又是出了一招,他們自然是投鼠忌器了。不過周瑜這麼一走,還真叫他們不好抉擇。現在的主動權是在周瑜手上,如果魯肅出城去揪,那麼周瑜完全可以在路上設伏擊敗他們。而魯肅不去救的話,周瑜還真可能去支援孫策。而且現在不知道汝南城的情況,因此不知道這樣汝南能否守住,因此魯肅必須盡快決定,並且做完決定。

此時的魯肅,一麵是擔心再中周瑜的計謀,一麵又是擔心汝南城的安危,因此煩躁不安。這時徐盛便是說道:“軍師且讓吾帶本部兵馬出城查看,若周瑜在城外設有伏軍,軍師再出城救援,如無敵軍,則盛往汝南救援,如何?”